太極拳-12面金牌與我的老公老師-------陳英媚

  • Share this:

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

12面金牌與我的老公老師

刊於 2007年臺灣陳氏太極拳第六期會刊中

5年期間陳氏太極拳拿得12面金全歸功於各位前輩老師對我的指12面金牌給了我什麼?對我影響有大?沒什麼,只給了我更確定的練拳。比賽套路有時要碰運氣,短短分鐘要掌握全場注意力,除了實力對裁判投其所好(指的是拳架風格),既然是舞臺表演,力與美是不可缺,以下是我比賽心得:

(1)比賽項目最好能集中套路,不要上個

月比楊氏,下月比陳氏,就算想換跑道

至少單項也要比上一年以上,如此方能

把套路深入。

(2)尋找好教練,除了拳架教學更能幫賽

員分析,當拳架實力差不多,短時間要

秀出你的特色,避免缺點,訓練內斂沈

穩個性,尤其是得失心別太重。

(3) 精、氣、神合一,太極拳講究內

勁,平時多凝神及打坐有助於打拳,坐

車或睡覺前受限於場地,利用短暫時間

練習打神拳(不動手腳,用神打拳)。

(4) 對自己永遠都不滿足,雞蛋裏挑骨

頭,常常老師說OK,我說不行就不行,

明天要比昨日的我要更好更進步。

虛領頂勁,沈肩墜肘,含胸塌腰,圓襠

落胯,氣沈丹田,每本太極拳書籍不論

楊氏、陳氏,其他派系等都論及的拳經

拳論。看得都會背了,但知道並不代表

你能做到。身體以區塊來分︰頭、頸

部、胸、腰、胯、腿、手部,就陳氏發

勁,尤其著重腰胯腿一併齊發,比賽場

合常會看到選手有斷勁現象,關節不夠

協調 (沒有節節貫穿)大家都會說會評

論,但如何教導學生,這需要方法。劉

國鑫教拳這麼長時間,沒有一本有關太

極拳的書藉,直至三年前趙陽輝老師送

陳小旺大師著陳氏太極拳上下二冊,還

是我幫他劃好重點讓他去問趙老師,趙

老師還誇他認真研讀書本身感佩服,劉

老師不善表達言辭,不見得說一套非常

讓人稱奇的理論,但他非常務實,常

說“不要說得一套好拳,說得一道好

菜”好好練紮實功夫。前面所談身體每

一部份關節及肌肉劉國鑫各別訓練再總

合起來,對於初學者容易進入狀況,大

家都不是天才,只好用最笨方法來訓

練,舉列:

(1)他會用沙包來練肩架勁(推手的方法)

(2)活步樁練虛實

(3)沙堆裡練步法

(4)乒乓球練陳氏手掌型

(5)坐椅打太極拳練橫隔膜之鬆沈----等

他就是這樣的一位老師,話不多

說“練”就對了。先是老師後是老公,

常會有人叫“師娘”我不敢當,還是英

媚或師姐稱呼我比較習慣,福星場師兄

常開玩笑說我是”師妹師娘”他們派我

到劉國鑫那兒臥底,挖劉國鑫的寶,其

實劉老師只怕學生不肯學沒有不肯教的

道理,首先學生觀念要正確,拳架不用

學多套,套路要學多不用找劉國鑫。沙

鹿鹿峰場開場二年還在教老架一路,如

陳小旺大師所言,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

夫,儘量以老架一路為主,功夫一層一

層深入,各場教練應以深入老架 (老小皆

可)再加上其他兵器配合,由淺入深循序

漸進,以下是鹿峰場每次教老架重點順

第一次:拳架基本架構

第二次:調整拳架

第三次:虛實鬆沈

第四次:內外氣貫通,內外協調性

第五次:再依學生程度進階

練習結束前 20分鐘左右,單獨單招練發

勁,特別著重腰胯合一訓練,陳氏太極

拳演練的誤差愈小,氣感就愈大,當運

動誤差愈小外形影響內在,一氣貫通一

步一步達到太極拳高峰。學太極不貪

多,多則不精;不可狂,狂則生是非;不

可滿,滿則招損,天外有天虛心受教,

結交益友,有也要努力拼經濟,沒有也

要生活,看開點第一名就是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