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陳氏太極拳-武緣

  • Share this:

武緣 _ 福星公園場 _ 陳英傑 分類:陳氏太極拳會刊 _ 第七期 (96 年 9 月 20 日出刊 )                     2007/09/24 13:02 …………福星公園的晚上,因為大夥對太極拳的熱愛,使它越夜越美麗!

民國八十九年三月的某個黃道吉日,當時我已在劉副總教練國鑫的水湳空手道館習武年餘,劉老師問我:「想學太極拳嗎?」我說:「當然想呀,而且想好久了,只因為一直都沒有機緣罷了!」太極拳這扇大門就因為劉老師這一問而為我打開了。

剛開始習拳的地方選擇在北屯仁愛國小旁公園的一塊草坪上,由劉老師指導從早上六點練到七點半,成員只有我、吳晉杰、蔡思恒及張氏夫妻一共五人。練了個把月後,因為大夥早上都有工作及課業,經劉老師到處尋幽訪勝看過地理後,決定改為晚上移師到福星公園繼續練習。福星公園也從此成了一處刀光劍影、地靈人傑之地了。

同年十月初,安副總教練守剛和江元榮、李建興、鍾兆正幾位師兄一起到福星公園練大槍,寒暄幾句以後,大夥也聊到了對太極拳很有興趣,於是在相邀之下,笑稱本會的夜間部──福星教練場當下成軍了,在同月廿八日正式掛牌,把「陳氏太極拳台灣聯誼會」(按:本會的前身)的紅布條飄揚在福星公園裡。

以武結緣…………這是福星教練場的開始。

如果說劉老師是電光,那安老師就是火石了;他倆共同點燃了福星公園教練場的這把火,引出了每位學員對太極拳的熱情。

其實,由於太極拳是大家夢寐以求想要接觸的武術,而陳氏太極拳剛柔並濟帶發勁的打法,又與其他的拳種不太一樣,因此每人都可以用「愛不釋手」來形容。行、住、坐、 ? 均在默記一招一式;一粥一飯都思掤履擠按,加上劉、安兩位老師的細心指導,無論拳架、刀、槍、劍、棍及壓箱功法均傾囊相授,使大家獲益良多。當然,在師兄弟間也會暗地裡「輸人不輸陣」地去自我要求。你要蹲低,我比你蹲更低;你蹲久,我要比你蹲更久。因此,大家那段時間雖辛苦但快樂,並且進步神速,功力大進,為太極拳鑽研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後,加上後來加入的董弘、楊金蓮、陳英媚、林怜幟、張育逞、林誠椿、賴志豪、張益祥……等,在各人的努力下均獲得了多項全國賽冠軍及名次,為自己的努力作了肯定,也不負劉、安兩位老師的栽培,更為本會爭光。

回想自福星場開場至今七個年頭,來來往往的學員不下一兩百人,有的因為怕苦,有的因為怕難,有的因為家裡要照顧,有的因為事業而奔波,理由很多但總歸一句:「無恆心罷了!」其實如果不把太極拳當成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刷牙洗臉一樣作為每天要做的事情,要能練好實在很難,亦以此共勉!

人與人之間相聚就是要靠緣份!從來也沒想到過,自己從香港到台灣來,虛度了人生四十年後,會跟大夥在福星公園打太極拳,這種因緣際會的事情,實在是奇妙呀!

更妙的是,一般人練太極拳都是會找離家較近的教練場來練,福星場卻例外。大夥來自四方八面,如住軍功的江元榮師兄、住東海的楊金蓮師姐、住鹿寮的陳英媚師妹、住大雅的張育逞、住北屯的劉秋茂……在各個不同領域、住不同地方、經歷過不同時空的人能共聚在福星場練太極拳,這不是緣份是什麼?

我們曾經一同在狂風橫掃的颱風天中打過拳,大夥也曾因雨天躲雨在「全家」超商門口站過樁;我們一同曾經為了場子的路燈不亮影響練拳而訐譙社會的黑暗,也因路燈的再亮而覺得人間還有一絲光明;我們曾一同坐在報紙上啃著烤鴨喝著白蘭地欣賞福星公園的中秋月色,也一同共訴過回家後罵老婆打小孩的英勇事蹟……,這是打太極拳另外的一種美好的感受和氛圍呀!

福星場雖然說是一個團體,我覺得它更像一個家庭,因為裡面有著濃濃的親情味!

現在的社會人們常說人情淡薄,事事均以利益為出發點。但是在福星練太極拳,大家均以強身健體為目的,大夥相處間少了功利多了關心,這種感情就像自己家人一樣,這份福星人的因緣,真的又可愛又值得珍惜!

現今劉、安兩位老師仍在別的場子擔負著點火的大任,福星場「以武結緣」的棒子則由江元榮師兄和我傳承著;我們對太極拳的那份熱度始終未減,而福星公園也會因我們的熱情而會越夜越美麗!歡迎加入我們的太極拳行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