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陳氏太極拳對身體各部份的要求 3/5--------陳小旺

  • Share this:

(三)腿部

拳論中講“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就是說,步法進退、發勁的根源,主要在於腿部。腿部姿勢不當,往往 會 影響上體的動作。所以拳論中說“有不得機不得勢之處,身便散亂,其病當由腰腿求之”。這說明上體姿勢的毛病,多數與腿有關,腿部虛實不明,則 變 換不靈。所以練拳要時時注意下肢的姿勢和步法。

無論那種步法,都要注意分清虛實,進退步的變換,主要取決於髖、膝、踝三個環節。這三個環節,有一處姿勢不當,就不利於虛實變換和重心的穩定。

髖關節要鬆。其前提是向上能保証轉體靈活,向下能保証提腿落 脚 輕靈。練習時可根據動作方向,注意將髖關節微向後縮,以助身體的中正。同時,放鬆腹部,有利於氣沉丹田。

對膝 關 節的要求:在一般情 况 下實腿的膝蓋不超過 脚 尖,腓腸肌(小腿肚)不超過 脚 跟,屈膝時配合“鬆髖”達到膝關節靈而不僵。例如,弓步的前腿為實,後腿為虛。實腿彎曲的膝蓋不能超過足尖,超過則影響髖部的放鬆和關節的靈活。虛腿伸直而膝窩(委中穴)莫軟,後髖部鬆沈,使膝部留有餘地,便於靈活轉換,屈膝與鬆髖的配合,和鬆肩沉肘一樣,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踝關節受生理條件所限,它沒有膝、髖關節的活動幅度大。練習時,要按運動的方向順 隨 膝、髖關節做支 撑 旋轉、上翹、下垂、里扣、外撇等動作,保持自然放鬆的靈活狀態,否則就不能達到“由 脚 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的要求,影 響 整個全身的協調配合。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