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蛇形刁手》看創新的危機
在當前的世界潮流當中,創新是一股剛崛起而趨於壯大的趨勢,在各種媒體當中都能找到在探討創新、剖析創新的內容;實然,創新已成為當代人不可忽視的課題了,因而,我們能否發現創新的決定性失敗要素?亦即-要怎麼創新才不至於失敗?
請容我先把話題拉到功夫電影《蛇形刁手》上,這個故事講得其實就是一個創新實業家失敗的血淚史:
上官逸雲,一個擁有貴族血統跟財力優勢(滿清旗人),又具有創新思維跟宏大野心的運動事業集團執行長(鷹爪門掌門),而且因為對敵對企業的運作瞭若指掌,因此在他執掌了這個老字號事業後,推出了兼具功能性與美感的劃時代新產品(鷹爪擒蛇手),因為這項產品而完全封殺了對手的市場;故事到這邊,其實都還算是美好,商場上的弱肉強食也就是這樣,壯大有壯大的道理,淘汰也有淘汰的道理。
但是,上官逸雲這個創新實業家在此時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他意圖把具有競爭特性的市場機制,改寫為具有托拉斯特性的寡頭獨佔狀況。( 毀盡蛇形門十八行省的武館,又滅了他們弟子三千 )
相信深諳商道的內行人都知道,將市場機制的競爭特性去除,是多麼愚蠢的一件事情,但為了讓不知道的人明白,請讓我在此引用《烘焙王》(日式麵包王)的其中一段-
http://manhua.dmzj.com/rsmbw/255-9.shtml#@page=8
http://manhua.dmzj.com/rsmbw/255-9.shtml#@page=9
就算不提這是漫畫內容,在歷史上也是屢有明證:
秦始皇吞併了七國,消除了所有競爭對手-然後呢?被劉邦跟項羽滅國了。
羅馬帝國吞併了希臘,打趴了周邊蠻族-然後呢?仍然逃不過淪亡的命運。
回到本篇的正題- 我們能否發現創新的決定性失敗要素?
先撇開毀壞他人資產與大量屠殺的道德議題不談,究竟上官逸雲這個創新實業家以他的失敗,告訴了我們什麼樣血淋淋的教訓?
我的歸納如下:
一、創新不能停滯!
分析 上官逸雲與他執掌的集團條件,其實是可以在推出了鷹爪擒蛇手這個招牌商品之後,挾帶著品牌效應,繼續研發新產品,而且依照他們的能力,這是十拿九穩的-
因此,這樣即使不用使用殺人放火等的非法手段,光靠自然淘汰的機制就能獨霸市場,成為如蘋果般的大廠,而即使有蛇形門或是宏威、洪泰武館之類的中小型企業競爭對手,但基本上也沒什麼辦法能撼動他們的市場地位的。
但是,上官逸雲在創了鷹爪擒蛇手這個熱賣商品之後,就把研發拋諸腦後,一心只想搞垮蛇形門,而歷史也常常告訴我們-一個忘記自己成功根源的人,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有些人是藥不能停,而有些企業則是創新不能停!
二、為創新而創新!
上官逸雲的得意之作,鷹爪擒蛇手,是一個光是施展的氣度跟架式就很帥氣凌厲,而雖然不知道其他人使用起來怎麼樣,但是他本人在面對蛇形門的頂尖高手時,發出來的戰鬥能力與尅制能力,確實是具有壓倒性的實力差距,我們可以歸結他這項產品是美感與實用性兼具的劃時代產品。
但是當他研發完成這項產品之後,除了拿來商品化之外,還將之用在迫害蛇形門的用途之上;就此,歷史仍然告訴了我們-當你誤用了你的或他人的創新產品時,失敗距離你僅有半步之遙。
不是為了創新本身的創新,更容易帶來悲劇!
三、一加一要大於二!
我們仔細看影片,發現除了上官逸雲本人有勇有謀,戰鬥力絕強以外,幾乎其他跟鷹爪門有關的人,都是辣雞-
白面人要靠俄羅斯第一高手幫忙才制得住白長天,結果兩個人聯手還是讓他帶傷逃了。
俄羅斯第一高手跟白面人一起對上白長天,還要靠十字架短刀暗器才傷得了他。
毒鷹老張裝瘸,潛伏在洪泰武館許多時日,拳腳功夫完全不在行,連擅長的下毒都失敗。
商業組織,不,是任何組織,都是要一群人集合起來截長補短,使得發揮出來的功效,能夠大過每個個體的總和,但是在鷹爪門的場合-就看上官逸雲放無雙放得很開心,然後其他人去幫忙補刀而已-根本就談太不上甚麼協同作用。
雖然軍事跟管理學告訴我們:「一隻羊帶領一群獅子,那一群獅子就會變成一群羊 而一頭獅子帶領一群羊,一群羊就會變成一群獅子。」但在這裡,這並沒有發生,相反的是-
吊打蛇形門獅群羊頭的獅頭上官逸雲,沒能把鷹爪門的羊群帶成弱獅,而蛇形門的弱獅簡福,踩著老獅白長天的身體(從他那學會的蛇形拳,以及他所先消耗掉上官逸雲的體力)吊打獅頭上官逸雲-這才是協同作戰,這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正確運用。
軍事告訴我們-當你只有豬一般的隊友,卻又有神一般的對手時,失敗是必然的。
組織作戰不是個人秀,一人軍隊(One man army)的概念不適用於群體戰當中!
因此,若是有人或是企業在創新時,犯了以上的錯誤,恐怕成果不會太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