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的工作的時候想到有關台式詞彙與陸式詞彙的問題 就比如說大陸人會這麼說「你何必跟他較真呢」 在台灣則是會用「你幹嘛跟他計較這麼多」這句話來表達同樣的意思 而就我所知 在某些台灣論壇像是ptt的子板當中 禁止網友使用陸式詞彙 若是發現有使用者就會遭到糾正或是排擠 但我的想法是這樣子的:就像日文當中的「便當」跟「變態」 我們完全把它複製到中文當中 使用得很普遍也很深刻 但並沒有人 甚至是與日本人有國仇家恨的大陸人 覺得有什麼不對 那我們為什麼要為了使用 陸式詞彙而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對呢 與我們不是同文同種的日本人的日式詞彙被我們用的這麼廣泛深入 但現在跟我們同文同種 只是筆畫寫法有差的陸式詞彙 卻被我們如此排擠 這當中的沒有謬誤嗎? 而且比起排擠與禁止的保護主義 若是我們採取兼容並蓄的包容主義 不是能夠讓中文這個語言更能夠持續創新、與時並進、長久經營的嗎? 所以我們就算因為陸式詞彙它的滲透力與直白性強 而在台灣文學與口語當中採用適當的陸式詞彙 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