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的定義

  • Share this:

之前在 無差別領域之頓悟 談到由無限所衍生的概念,卻沒有針對「無限」本身的定義做出探討;現在,我們就來說它一說。

看過「空之境界」的人都知道:「無限是從有限當中推展出來的」,也就是說,依據蒼崎橙子跟荒耶宗蓮(以及摹寫他們,那幕後黑手的奈須蘑菇)的無限概念是:

當你所認知當中的有限觀念,到達了一個極限之後(且不管這個觀念是指數目字,或是整體世界時空間的規模),那麼,超過了這個極限的域外觀念-便是無限。

也就是說,奈須蘑菇所主張的「無限」,乃是立基於「有限」之上 … 一種人心可推得而知的有限。

於是也就造就成了一種「人心可推得而知的有限」,但正因為這是種可推得而知的立基點,於是,便使得依據其所推展出來的無限,成為了一種「人心可推得而知的無限」。

然後,只要兩儀式窮追猛打著荒耶宗蓮他「自身」 *1 對於有限觀念的盡頭,自然就能在那盡頭之處,發現能使自己脫身的死線、死點,最後就只要揮著那把太刀砍下去-相信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這些角色們接下去的命運了。

而我提出「人心可推得而知的無限」的這個觀念,重點在於:這種勉強也可以被稱做是「無限」的邊緣性無限,只是一種「人心可推得而知的無限」,並不是一種真正無邊無際、而又「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綿綿連連、浩浩蕩蕩、悠悠長長、唯恍唯惚、窈兮冥兮、無極無量 …

可以以下再形容五千字以上的那種,超級無敵爆漿瀨尿霹靂金光四射ㄅㄧㄥˋㄅㄧㄤˋ叫,並且非常不可理解、難以接觸、超越常理、無以名狀,卻又如此地感人肺俯、動人心魄、魂牽夢縈 …

讓人不禁說:「是了!這才是『無限』啊!這才是真真正正、毫無疑問的『無限』啊!!」,但正如「朝聞道,夕死可以。」的心情般,竟會使得接觸過這種「無限」後的人們,產生出諸如:

心驚肉跳、杞人憂天、無中生有、拖泥帶水、徘徊空谷、力不從心、行屍走肉、庸人自擾、倒行逆施、廢寢忘食、孤形隻影、飲恨吞聲、六神不安、窮途末路、面無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雞 …

… 等等只覺:「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的心情出來的,一種極為奇妙的概念與境界。

那麼,真正可以如此動人心弦的「無限」,是什麼,或者說,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既然奈須蘑菇拿荒耶宗蓮這個假和尚來對「無限」說嘴,那我就先拿這個假和尚所代表的佛教(或稱佛學)來說嘴:

三千大千世界,是指一個基本粒子就代表了一整個的宇宙;暫且不管這裡指的基本粒子是光子、夸克或微中子什麼的,就是一種組成世界最基本、最微小的單位;也不要管一整個宇宙的幅度究竟是一兩百億光年、還是重力所能滲透到的時空層面或是正反及黑暗物質存在以外的虛空,宇宙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系統。

而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個宇宙-是中千世界的基本粒子,而一個中千世界,也正是構成大千世界的一個基本粒子。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如果繼續用更高能、更精確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不懈地來奮力找出量子世界的終極答案的話,那碰撞到最後,就有可能會擊毀滅掉人家好好生活著的一整個宇宙來(笑)。

總之、我們就先來假設一下:

一個宇宙當中所含有的基本粒子總數,會像廣義相對論裡面的 r 一樣,是有個常數的,那我們隨便給這個常數設一個代號,就叫做Ω好了;因此基本上,一個小千世界的基本粒子數就是Ω,而一個中千世界的基本粒子數就會是Ω 2 ,然後一個大千世界的基本粒子數就會是Ω 3 。

因此,在一個線性的佛教世界觀下,一個有限數量的最大值就是Ω 3 ,而超越Ω 3 的數量值,在三千大千世界概念中,就屬於無限的範疇了。因為基本上再追也追不出更大的計量跟數量-

除非它是一個封閉的環型結構。

假如它是一個封閉的環型結構,那麼一個大千世界,將會是一個小千世界的基本粒子;這會造成什麼結果呢?

首先,我們知道Ω 3 是一個大千世界的基本粒子總量;其次,一個小千世界會擁有Ω個基本粒子;所以,我們實際上不需要一直無限 loop 地相乘下去-只要Ω 3 乘Ω這樣的一次,就會得到一個封閉環型結構三千大千世界的基本粒子總數 … Ω 4 。

由於虛數 i 的四次方 i 4 是正一,而又由於正一為日本品秩制度中最高者,而且道教也有正一教,所以就用這種屁理屈來當作-最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基本粒子總數恰恰為Ω 4 的爛理由吧!w

而總合了三階層世界所有基本粒子的數目(不管它是線性或環型),就算是所謂的「恆河沙數」,也總不會再有比這更大的計量單位了吧?

所以以一個曾經是天台宗神童而背教的魔術師-荒耶宗蓮而言,Ω 4 這個數字,應該就是他所認知的「有限的最大值」,而Ω 4 + Ω或Ω 5 ,就可能落入「無限」的領域。

最後Ω 4 + 1或Ω 4 + 100 這種不上不下的數值,可能便落入了他「有限」與「無限」認知當中的曖昧帶,也就是可以讓兩儀式揮刀斬下的隙間帶-

一個觀念上的死線。

這不是真正的「無限」,而是「受限的無限」!

那說了這麼多「受限的無限」,到底真正的「無限」又是怎麼個回事呢?總不能又像奈須蘑菇那樣不負責任地,推說:

「我這個其實算是一種『有限』的無限唷,那其實只要是『受限的無限』所敘述以外的,就是無限啦!唉呀、反正就像是基本粒子的發現一樣,我先丟出個典範性的原子說(『受限的無限』),按摩人再丟出個革命性的介子說,到最後總有人會發現到像是夸克、膠子、輕子跟規範玻色子一樣的模型來嘛!」。

在真理探就上,我按摩人可不會幹出這種「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讓別人也站在自己肩膀上,然後慢慢累積起一個學派來」的這種蠢事呢!當我是薛丁格跟海森堡一樣,非要站在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上才能站得住腳嗎?

開闢學派,哪有那麼困難?只要有真知灼見跟腳踏實地-(未說完便被雷劈)

廢話不多說(雖然已說了超多 XD ),就拿我們中國的易經來解釋吧:

易經,由一槓跟兩橫開始;也就是拿三枚硬幣占卜的時候,假如出現兩個人頭、一個文字,那就在空白處畫上一槓為陽;而假如出現兩個文字、一個人頭,那就在空白處畫上兩橫為陰-這稱為爻。

而如果有三個人頭,就打個叉叉,然後在叉叉旁邊畫上一槓為陽,當然,如果是三個文字就畫上兩橫為陰;在占卜過程中,假如有需要畫叉叉的這種狀況發生,就代表我們要參考占卜所得出的易經卦象章節中,針對叉叉發生位置的卜辭去考察占卜指示(比如說發生在第一次結果的,就看九一或六一的卜辭:九是陽爻,六是陰爻)。

就這樣累積六次的陰陽,就是一個可以拿易經來對照,並針對單一事件占卜的掛象。(注意:畫爻的順序要由下而上,亦即是第一次的結果畫在最底下,第二次的次底 … 而最後的結果畫在最上。)

假如累積了三次的占卜結果(爻),就肯定會符合八卦中的其中任何一卦(因為 2 3 =8 ),而累積兩個卦(六爻),就肯定會符合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其中任何一卦(因為 2 6 =64 )。

然後對應到六十四卦中各個易經卜辭的內容,從占卜現狀利跟不利的縱軸( y )、及卦象的橫軸上( x ),基本上可以得出一個 si n θ函數( y=sinx )的圖形出來:

像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乾上乾下,也就是乾為天這一卦,就是個位於 si n0 ° 上的一卦,表示宇宙開天闢地,什麼東西都開始向上發展的狀況;而在前後銜接著它的火水未濟跟坤為地,幾乎也都是不錯,前一個是事物還沒達到理想,還要繼續上爬到定位,後一個則是運行不息,而前進無疆。

又比如說成語中有名的「否極泰來」就是出自於易經,否卦就可以看做是在 si n θ數值最低的 27 0 ° ( 3 π /2 )位置,然後往 360° ( 2 π)接近地,過渡到了數值高了一點點的 275.625° ( 270°+5.625 )位置 *2 。

總之,像這樣綜合起來易經六十四卦的卜辭吉凶狀態,就可以得到一個連綿不絕,以 2 π( 360° )為週期,一直以波浪壯發展下去的 si n θ函數圖-就像是未濟卦以及推背圖最後一圖所說的:「沒有終結,永無終止」。

而如果我們把這幅 si n θ函數圖的角度度數轉換成幾何圖形,那我們就會得到一個正圓;假如在這正圓之中又置入一幅 si n θ函數圖,就會成為圓滑並均勻對分的兩半圓;又假若在這兩半圓各自肥大的部分,又各自置入一個小小的全圓;最後我們用黑色填滿那小小全圓以外的右半圓,同時也填滿了左半圓的小小全圓 …

沒錯,我們就得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太極陰陽圖」!

假若說,一個宇宙的生滅盛衰(Ekpyrosis),就是一個易經六十四卦的 si n θ函數圖,那麼,這個宇宙無論生滅盛衰多少次、無論它的宇宙常數怎麼變化,它的狀態都脫離不了這個表徵了易經六十四卦的多重 si n θ函數圖-也就是太極陰陽圖當中。

而身為這個宇宙當中渺小而又徬徨的人類,不會知道這個宇宙、或平行宇宙、或其他相鄰的宇宙、或大、中、小千世界中總共有Ω 4 上下數目的基本粒子型態宇宙 …

到底、究竟、總共會生滅盛衰多少次,不,我們不會知道的;唯一唯一祇能知道的是-宇宙(cyclic  model)這個東西,它生滅盛衰的範圍與型態就是個「太極陰陽圖」(infinite square potential)而已。

因此,若說到任何宇宙、任何世間的生滅盛衰,只要是「存在」的事物,基本上在概念性的層次上,理論上,都不會脫出於生與滅之間、以及盛與衰之區間;但實際上要講究,這種區間究竟會重演多少次 …

抱歉,這乃是決定於整個宇宙、以及全面時空態之上,並與其中所有元素及屬性跟實體及概念間的無差別性、且同時性的一種兼及計算、自洽之超對稱性展現,並不是人類有限智能所能夠碰觸到的範圍。

因此,我們得到了一個結論:

「可得而知的無限,不會是真無限;而要是不可得而知的無限,那才是真無限。」

這才是那種,超級無敵爆漿瀨尿霹靂金光四射ㄅㄧㄥˋㄅㄧㄤˋ叫,並且非常不可理解、難以接觸、超越常理、無以名狀,卻又如此地感人肺俯、動人心魄、魂牽夢縈~的無限啦!

マエリベリー‧ハーン

八雲紫

*1

因為是荒耶宗蓮所施展的莫比烏斯之環的術式,仰賴的是他自身對於無限的定義 . 。

*2

360° 除以 64 卦 =5.625 ,而 5.625*8 則等於八分一個正圓的 45 度,亦即八卦的任意一卦,皆涵跨了一個正圓中,整整π /4 ( 2 π /8 )的弧度面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