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73級工管系校友許書揚)
有一次在一個總部召開的全球經理會議中,討論如何留住優秀員工的議題時,某一歐洲國家的分公司總經理,當眾發表一個驚人的論點,他說『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從未停止過尋找新工作(I’ve never stop searching for job)』;此話一出,震驚四座,大家面面相覷,而且國際事業部的部長─也就是各國分公司總經理的頂頭上司也坐在台下。正當我們都為他捏一把冷汗時,這位在西方世界長大的總經理娓娓道來他的看法。
原來他把找工作參加面談分為下面幾種情形:
在歐美社會中,用這樣的手法來了解自己在職場的價值,並隨時調整精進自己的競爭力,是滿普遍的觀念,所以對我的這位外國同事來說一點都不奇怪。但是對於生長在東方文化中的我們而言,還真是極為特別的觀念。尤其在日本企業,這種方式一旦被公司的主管知道了簡直就是不可饒恕,因為他們打從面試之初,就以「為自己尋找事業夥伴」的想法在找人,深信「員工是非常有承諾的、嚴謹的、有決心的以進入這家公司為第一要務」。
我曾經聽過員工跟我分享他在日本親身的求職經驗,當時他在大學畢業前,為了要進一流的公司工作,就花費了相當的時間和心力來爭取面試的機會;而這家公司為了測試他的毅力與能力,每隔一個多月寄一本新書給他,請他交讀書心得報告,總共寄了將近10本書給他。最後終於如願以償獲得面試的機會(請注意,這只是第一關面試的機會)。要是換了我們,可能心裡早就打消到這家公司面試的盤算,更遑論連寫10篇心得報告。
比較東西方的職場觀念,西方較重視個人能力,東方的職場仍然比較注重倫理、和諧和群體關係。但是,不論你身在何種文化環境,隨時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度、專心致力在自己的專業上,才是保有自己職場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原文刊載於2008/7 天下Cheers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