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京奧談兩岸發展

  • Share this:

由京奧談兩岸發展

我們雖然不在北京,但我們絲毫不比現場更能感到京奧會成功和震撼。 正如開幕式以【和】字開始,唱響了【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為夢想,千里行,相會在北京。來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這首歌唱響了北京奧運精神,也唱響了兩岸關係以和為貴的精神,拉開了兩岸【同心圓】長征組歌的序幕,百年奧運。 [IMG]http://news.xinhuanet.com/olympics/2008-08/24/xin_572080524224303127868189.jpg[/IMG] 經過了十六天的精彩比賽,看到了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盛開和傳播的累累碩果,贏得了運動會金牌總數第一,獎牌總數大豐收的體育成績,看到了臺灣運動員在北京真正感到了和諧氛圍,看到每一個臺灣運動員的成績和優秀表現,都得到了全場觀眾和啦啦隊熱情加油打氣、沸騰的鼓勵和排山倒海的聲援和呼應。金牌不是主要的,【奮發、奮起、奮鬥、奮戰的奧運拼搏精神】才是運動員的驕傲和榮譽。 8 月 21 日 中華臺北隊選手蘇麗文在韌帶受傷,身負重傷的情況下仍以單腳支撐身體迎接強敵,她一次次被打到,一次次頑強地自己站立起來,這種奮戰到底的精神和氣概,贏得了所有觀眾和運動員的肯定與尊敬,當然也贏得兩岸人民的高度讚揚和普遍賞識。在中國各個網站上,都是對蘇麗文一片讚賞之聲。她得到了北京奧運會上一塊特殊的【金牌】。事實上京奧會以充分的展現、觸動了兩岸人民之情、默契的互動交流,完美地展現出了兩岸的人的和平氣氛,血濃於水的和諧之光。 當然臺灣也留下了一些遺憾,賽事成績不如預期,以 4 枚銅牌位居 204 個代表隊的第 80 名。明年將在高雄舉行的世運會,應當更有表現。臺灣數十年稱雄的棒球,可惜敗中國新手,讓臺灣人的自豪有些失落,恰巧同一天,發生了陳水扁因洗錢案退黨,這才令臺灣感到臺灣的【民主政治】強項,也是漏洞百出,也在蛻化變質。這也引起台灣政治民主進步改革問題,究竟應該如何走向成熟! 這是一個台灣民主法治和政治結構與中國大陸和平競爭的比賽開始。以後的路還很長,也會像奧運會一樣,一屆一屆地提升現代民主社會和科學文明政治結構的國家整體形象,這樣將更能得到世界認可和信任,這樣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走向成熟。 京奧會閉幕式在世界各國運動員和演員層層包圍的【同心圓】中,經受了更加開放的文明洗禮,向世界展示了全世界一體化潮流,和解和平和諧【同步發展】的善意和希望。 一個京奧會的結局,就是另一個世運會的開局。北京奧運會沒有完全清楚地留給我們最打動人心的要點是和平思維,和解思維、雙贏思維,如何培養科學的人才競爭力和國家競爭力的思維!這也許才是後奧運時代,每一個中國大陸人、臺灣人,所要積極深思熟慮的問題,當然也是世界華人應當積極參與和獻計獻策的展現舞臺。 在奧運以後所說的【同心圓】,已經在原來【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以及【國共和談】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提升了一大步。當然,我們也是中國歷史的繼承者,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蔣經國、江澤民、李登輝這些為化解中國與台灣做過貢獻的人,也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時代偏見所造成的誤區和盲點的繼承者和批判者。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科學的東西是來不得半點虛假成分。任何歷史個人,都是處在當時的社會背景條件下,站在自己的階級利益、政黨利益、社會利益、局部利益的立場上處理彼此之間的生存關係、發展關係和和諧雙贏關係。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站在這個時代前列,打破時代局限的思想桎梏的【緊箍咒】,實事求是,反映全體人民,具體也就是大陸 13 億人民和臺灣 2300 萬人民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民主共和當家作主利益的期待和權利。人民,特別是在兩岸社會實踐第一線的建設者,當然推動歷史前進的主力軍。 孫中山 先生在講演三民主義時說:“中國數千年來都是自上而下的君主(君臣等級)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勘受的。凡是革命的人,如果存在有一些皇帝思想,就會弄到亡國。因為中國從來當國家做私人的財產。所以凡有草莽英雄崛起,一定彼此相爭,爭不到手,寧可各據一方,定不相下,往往弄到分裂一二百年,還沒有定局。”“外國人斷不能分我中國,只怕中國人自己瓜分起來,那就不可救藥了!所以對症下藥,我們定要由平民自下而上起來革命,建立名副其實的國民政府。走向共和,走向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國。這不止只是我們革命之目的,並且是我們繼續革命的時候萬萬不可少的。”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是全球化潮流發展的主旋律,但是我們遺憾地看到冷戰思維正在我們周圍悄然復甦泛起。臺灣不獨,兩岸不打。大陸不打,誰人敢打!?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兩岸內戰再打下去,沒有一個是贏家。在這樣充滿開放和改革變數,正是充滿機遇和嚴峻挑戰的關鍵時刻。 任何事物和人物都具有兩面性,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走向自己初衷的反面,相競則進,相安則退。我們既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創造雙贏;也要自覺地認識到有對立面,有利更有力去推動創新進取的積極效應。歷史表明,真正的國家不是權力絕對集中,而是允許地區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並且有一定的反制集權的合法合理因素,這是現實現代政治文明建設的合理結構。 陳水扁就是特權的代表作,儘管表面上有民主機制,但是百萬紅衫軍倒扁運動也是鞭長莫及的民主軀殼而已。權力必須得到平等權力的制約,任何國家和地區務必在這一點上,必須尊重一條規律:實事求是,法律及道德惟大。一位國家領導者肩負的不只是國家發展的責任,更肩負社會道德的教育責任。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萬事開頭難,兩岸和解的航船已經啟航,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 “不應有恨”,中秋花好月圓時,也是我們應該清楚現在什麼是最該解決的問題,兩岸和解合作是拉動當前兩岸經濟民生【半冷半熱】【半生不熟】局面的最有生機活力的因素,民間交流的開放還剛剛起步,不盡人意的地方,還需政策更開放的調整。現在兩岸【同心】【同步】的節奏並不是快,而是一步一步往前,只要不走回頭路,實事求是摸著石頭過河向前行,穩健一點才能步步為營,才可持續發展。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颱風暗換新年華,同心圓上論生平。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