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滄海桑田 』意思是大海變為桑田,桑田變為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這是大家知道的。它的來源是:晉《 神仙傳 》中的仙女麻姑說:「自從得了道,奉受天命以來,已親眼看到東海三次變為桑田。這次去蓬萊,又見海水比先前淺了許多,只有往日的一半深了,難道東海又將變成陸地了嗎?」。 [ 麻姑獻壽圖 ] [ 麻姑獻壽 1 ] [ 麻姑獻壽 2 ]
在網路萬能的今天,一直想找出故事全文而不可得。特地從《太平廣記卷第六十、女仙五》原文抄錄如下,以饗讀者:
漢 , 孝桓帝時。神仙 王遠 , 方平。降於蔡經家。將至一時頃 , 聞金鼓簫管人馬之聲 , 及舉家皆見。王方平戴遠遊冠 , 著朱衣 , 虎頭鞶囊 , 五色之綬 , 帶劍。少鬚 , 黃色 , 中形人也。乘羽車 , 駕五龍 , 龍色各異。麾節幡旗 , 前後導從 , 威儀奕奕 , 如大將軍。鼓吹皆乘麟。從天而下 , 懸集於庭。從官皆長丈餘 , 不從道行。既至。從官皆隱 , 不知所在。唯見方平 , 與經父母相見。獨坐久之。即令人相訪。經家亦不知麻姑何人也。言曰 : 『王方平敬報姑 , 余久不在人間 , 今集在此 , 想姑能暫來語呼』。有頃 , 使者還 , 不見其使 , 但聞其語云 : 『麻姑再拜 , 不見忽已五百餘年 , 尊卑有敘 , 修敬無階 , 頃信來 , 承在彼 , 食頃即到 , 而先受命 , 當按行蓬萊 , 今便暫往 , 如是當還 , 還便親覲 , 願來即去』。如此兩時間 , 麻姑至矣。來時亦先聞人馬簫鼓聲。既至 , 從官半於方平。麻姑至 , 蔡經亦舉家見之。是好女子 , 年十八、九許。於頂中作髻 , 餘髮皆垂至腰。其衣有文章 , 而非錦綺 , 光綵耀目 , 不可名狀。入拜方平。方平為之起立。坐定 , 召進行廚 , 皆金盤玉杯。餚膳皆是諸花果 , 而香氣達於內外。擘脯行之 , 如柏靈 , 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說云 : 『接待已來 , 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 向到蓬萊 , 水又淺于往者會時略半也 , 豈將復還為陸陵乎』。方平笑曰 : 『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姑欲見蔡經母及婦姪。時弟婦新產數十日 , 麻姑望見乃知之 , 曰 : 『噫 ! 且止勿前』 , 即求少許米 , 得米便撒之擲地。視其米 , 皆成真珠矣。方平笑曰 : 『姑故年少 , 吾老矣 , 了不喜復作此狡獪變化也』。方平語經家人曰 : 『吾欲賜汝輩酒 , 此酒乃出天廚 , 其味醇醲 , 非世人所宜飲 , 飲之或能爛腸 , 今當以水和之 , 汝輩勿怪也』。乃以 一升 酒 , 合水一斗攪之。賜經家飲 一升 許。良久酒盡 , 方平語左右曰 : 『不足遠取也 , 以千錢與餘杭姥相聞 , 求其沽酒』。須臾信還 , 得一酒囊酒 , 五斗許。信傳餘杭姥答言 , 恐地上酒不中尊飲耳。又麻姑鳥爪 , 蔡經見之 , 心中念言 : 『背大癢時 , 得此爪以爬背 , 當佳』。方平已知經心中所念 , 即使人牽經鞭之。謂曰 : 『麻姑神人也 , 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但見鞭著經背 , 亦不見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經曰 : 『吾鞭不可妄得也』。是日 , 又以一符傳授蔡經鄰人陳尉 , 能檄召鬼魔 , 救人治疾。蔡經亦得解蛻之道 , 如蛻蟬耳。經常從王君遊山海 , 或暫歸家。王君亦有書與陳尉 , 多是篆文 , 或真書字 , 廓落而大。陳尉世世寶之。宴畢 , 方平、麻姑命駕升天而去。簫鼓道從如初焉。 ( 語出《神仙傳》 ) 。
[ 經歷滄海三變桑田的麻姑 ] [ 神仙傳·麻姑傳 ] [ 麻姑搔癢 ] [ 滄海三變桑田 ]
[ 太平廣記 ][ 王遠 ] [ 王氏神仙傳 ] [ 神仙傳裏六位女仙的故事 ]
[ 成語典 : 桑田滄海、東海桑田、滄桑之變、白雲蒼狗、滄海揚塵 ]
[ 滄海桑田是那一種桑 ] [ 桑及小葉桑 ] [ 植物的故事 ] [ 植物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