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來歷劉寄奴
劉寄奴本來是宋武帝劉裕的小名,為什麼又成了一味中藥名呢?原來傳說劉寄奴小時上山砍柴,見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負傷逃竄。
第二天他又上山,卻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陣陣搗藥聲,即隨聲尋去,只見草叢中有幾個青衣童子搗藥,便上前問道 “你們在這裡為誰搗藥?治什麼病呢?”童子說 “我王被寄奴射傷,故遣我們來採藥,搗爛敷在患處就好了。”寄奴一聽,便大吼到 “我就是劉寄奴,專來捉拿你們。”童子嚇得棄藥逃跑,寄奴便將其草藥和臼內搗成的藥漿一併拿回,用此藥給人治療,頗有奇效。後來,劉寄奴領兵打仗,凡遇到槍箭所傷之處,便把此藥搗碎,敷在傷口,很快癒合,甚為靈驗。
但士兵們都不知道叫什麼藥,只知是劉寄奴射蛇得來的神仙藥草,所以就把它叫“劉寄奴”。這是唯一用皇帝的名字命名的中草藥,一直流傳到現在。
劉寄奴 ( 珍珠蒿 ) 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 [ 資料 ][ 圖 ] [ 藥用 ]
台灣劉寄奴 - 菊科羽葉千里光屬 Nemosenecio formosanus (Kitam.) B. Nord [ 資料 ][ 圖 ]
[ 臺灣維管束植 物 簡 誌 ][ 第肆卷 270 頁 ]
1. Nemosenecio formosanus (Kitam.) B. Nord. 臺灣劉寄奴 ( 照 559 ) 二年生草本,具走莖,植株高 40 -100 cm ,被毛。葉二回羽裂,裂片漸尖,羽片有柄,柄寬約 0.5 mm 。頭花直徑約 1 cm 。總苞片單層,無副萼。 特有種。分佈於中部海拔 2,300 -2,800 m 山區。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