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非亞椰子果實
2 羅非亞椰子種子
3 羅非亞椰子種子及未熟果
4 羅非亞椰子未熟果 2
5 羅非亞椰子未熟果3
6 羅非亞椰子未熟果及未熟種子(鄭景仁攝)
7 羅非亞椰子幼果
8 羅非亞椰子幼果
台北植物園好花共賞 - 羅非亞椰子悲壯的故事 文 / 圖 . 植物園組呂勝由 2011.06.09
【歡迎轉載及引用台北植物園好花共賞系列文章,但請記得註明作者及出處,以示負責,若有疏漏之處,請不吝指教!歡迎大家一起到台北植物園來觀賞植物,如有疑問的植物,我們樂於答覆,請 E-mail:[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絡,謝謝!】
隸屬棕梠科的 羅非亞椰子 Raphia farinifera (Gaertn.) Hyl. 於 1922 年金平氏由新加波引進, 1937 年佐佐木舜一氏由南洋引進台灣。台北植物園 於棕梠科植物區 栽植有 4 株 羅非亞椰子 ,但無法確定是金平氏或佐佐木舜一氏所引進。其中有 2 株分別於 2008 、 2010 年開花,其開花之樹齡達 60 年以上,開花結實完成傳宗接代的工作後就死亡。
羅非亞椰子掉落地上的果實,最大的果實(上方),長 8. 2 ㎝,寬 5.2 ㎝ ( 洪志祥 先生提供 ) 100.06.09 攝於台北植物園
幹莖單生,高達 7 m ,徑粗約 l m 。 叶羽状,长 1 . 5 m ,羽片多数;羽片广披针形,生于中央部分的为双生,长 1 . 2 ~ 1 . 35 cm ,有的达 1 . 8 m ,宽 3 ~ 4 . 5 cm ,中肋及边缘有刺。 葉羽狀,長 1.5 m ,羽片多數;羽片廣披針形,生於中央部分的為雙生,長 1.2 ~ 1.35 m ,有的達 1.8 m ,寬 3 ~ 4.5 cm 。 雌雄同株;花序腋生,长 1 . 1 ~ 3 m ,初时直立,其后下垂;雌花长卵形;雄花长 O . 雌雄同株;花序腋生,長 1.1 ~ 3 m ,初時直立,其後下垂;雌花在花軸基部長卵形,子房 3 室,柱頭 3 枚;雄花在花軸上部,二縱列著生,有雄蕊 6 ~ 8 枚。 果倒圆锥形或椭圆形,长 2 . 5 ~ 5 cm ,形状不一,有覆瓦状鳞片。 果倒圓錐形或橢圓形,棕褐色具光澤,有覆瓦狀鱗片,長 2.5 ~ 5 cm 。
羅非亞椰子 原產於馬達加斯加,也可以發現於非洲東海岸的沼澤森林或沿河岸分布。 羅非亞椰子優質的 纖維可供編織椅墊、籃子、鞋子、帽子等;開花前莖髓富含澱粉可供西谷米使用, 花序汁含糖分可製飲料、酒等;果實為高級的工藝品, 羅非亞椰子 為多用途的植物,一身是寶。
台北植物園栽植的 4 株 羅非亞椰子 其幹莖高 10 -13 m ,胸徑 50-65 ㎝;葉直立或斜上,葉連柄長 7 -9 m 。 羅非亞椰子又名粉酒椰、橙柄酒椰,樹形高大壯碩,和佛經植物中的「貝葉棕」 有著相同的 宿命 , 開花結實完成傳宗接代的工作後就死亡,十分悲壯,令人不捨。
明知 羅非亞椰子種子發芽率低而且需時甚久, 我們願意等待生命的再現。已為它播種,祈盼會成功。 請大家前往 棕梠科植物區 觀賞,並做為歷史的見證!
已開花的 2 株羅非亞椰子 (左: 2010 年開花,右: 2008 年開花) 100.06.05 攝於台北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