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課程是配合前兩堂室內課,再加以複習。下列植物介紹依研習路線記錄)
植物名稱
科屬別
莖、葉
花
果實、種子
火焰木
紫葳科,熱帶植物,屬喬木
奇數羽狀複葉。
合瓣花,漏斗狀,花萼不對稱,沒有很清楚裂成五瓣,雄蕊之花藥為爪字藥或懸垂藥。
果實為蒴果, 種子 扁 橢圓形,具透明 薄翅。
概念:花的構造是從葉子演變而來 , 花有數目上的對稱,花瓣裂成五瓣,它的雄蕊應該是五或五的倍數,心皮也應該為五。 http://www.bses.tnc.edu.tw/learn/plant/tree/tree22.htm
普剌特草
桔梗科
葉互 生, 心狀卵形或近圓 形, 有鋸齒緣。
花五瓣,白色,為左右對稱花。
紫色的 漿果。
海桐
海桐科
葉子是倒披針形,先端鈍狀,是很好辨識的特徵。明顯新舊葉交替現象,舊葉顏色較深,新葉較翠綠,深淺分明。
花數為五數花。花都長在新枝條上,優勢是新的枝條一般都長在外面,有利傳粉。
蒴果球形, 3 瓣裂。
概念:葉子的長和寛比率,較接近的屬卵形,若長與寛的比例約三倍以上,稱為披針形。花萼、花瓣、或雄蕊是某一數的倍數,就稱該數花,例如海桐為五數花,也就是花瓣五瓣,雄蕊也是五的倍數,其他植物也有四數花、三數花,像百合是三數花。但是有些也會有特例,仍以大多數為準。海桐大多長在當年生的枝條上,新的枝條能量最旺盛。從發育學角度看,長新的枝條時,就已決定要不要開花,如果開過花的芽就不會再開花,要開花就要從下一年的新芽再長。
火筒樹
火筒樹科火筒樹屬
葉鋸齒緣,三到四回的羽狀複葉(奇數)。菲律賓火筒樹為一回羽狀複葉。
花序為複總狀花序 ( 較多為圓錐形狀 ) 。
漿果扁球形。
概念:小葉的數量在三片以上可稱為羽狀,要判斷羽狀複葉,要從葉子的起點 - 托葉開始算起,如果在每片葉子上都發現有托葉,就表示是單葉,有些托葉會早落,需看芽點來辨識。
紅花美人蕉
美人蕉科
葉互生,長橢圓形,尾尖,主脈清晰,長約 10-20 公分,寬約 10-14 公分,葉柄呈鞘狀,包莖。
十餘朵花頂生在花軸上呈總狀花序,花瓣 3 枚,萼片狀,基部合生成不及 1 公分的短管,裂片披針形,雄蕊 5 枚,僅 1 枚發育,其中 3 枚特化成花瓣狀,雄蕊著生於特化的雄蕊邊,花柱單立,細長、扁平或呈杯狀,子房下位, 3 室。
蒴果卵形,成熟時 3 裂,花蕊宿存,有時具刺毛。
球薑
薑科
屬於標準螺旋狀的互生,從葉鞘包莖的頂端往下看,約七片葉子會繞一圈,可說每七分之一個圓周,葉子會繞一圈,也就是每片葉子占了七分之一個圓(此稱葉序周)。
花莖由地下抽出,花序球果狀,頂端鈍,橢圓形或卵形。苞片覆瓦狀排列,緊密,初時淡綠,後變紅色。小花淡黃色,花期夏至秋季。
橢圓形蒴果。
概念:葉序周,指的是第一片葉子到第二片葉子間,隔了幾分之幾個圓周,所以球薑的葉序周為七分之一。如果每片葉子間隔了兩個七分之一,葉序周就為七分之二,所以葉序周有五分之三、三分之十八等,無論葉子如何跳,到一定的順序,一定會填滿一個圓周的規律。
島田氏月桃
薑科
單葉互生,葉下表面中肋上全被毛。
穗狀花序:
1. 花序是經由總苞片撐開,總苞片完成任務後自然掉落。
2. 咖啡色部份為小苞片,深粉紅色為花萼,花沒有全開時,小苞片會蓋住花萼。
3. 花瓣最下方會有特化唇瓣。
4. 雄雌蕊合生。
蒴果狀,球形,疏鬆排列。
概念:花柄從無到一點點花柄的花序,都稱穗狀花序。豆科、蘭科都有特化唇瓣,唇瓣上有類似飛機起降跑道的紋路,其紋路是模擬昆蟲複眼看到的樣子,以導引昆蟲吸花蜜及幫助授粉。
姑婆芋
天南星科
葉卵狀心形,長可達1公尺,葉柄長。
肉穗花序 ( 又稱佛焰花序 ) 。
漿果紅色。
概念:有 佛焰苞的植物有棕櫚科、天南星科、菖蒲科及露兜樹科 。佛焰苞的定義是花序為肉穗花序,花序外面有苞片。如果不屬於一朶花如萼片、花瓣等構造,而長在花序上的,我們稱為苞片,長在花序的外面,再分為大苞片或小苞片,像佛焰苞的苞片是整個長在花序的最外面,所以叫大苞片,或總苞片。天南星科其他屬的佛焰苞有各式各樣條紋,有些在佛焰苞頂端凸起的延長物,都是辨識上的特徵。
指天蕉 ( 別名紅蕉 )
芭蕉科
單葉叢生的羽狀裂葉。
總苞片包住整個花序,下為紅色,上為綠色(看似葉子的部份),所以花的構造是從葉子變來的,從紅蕉的總苞片可以很清楚的了解。
果序直 立, 有果 6~9 輪;果圓柱狀,長 7cm ,稍彎,頂端截形。
呂宋月桃
薑科
葉光滑無毛,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鈍,或具突尖。僅分佈於蘭嶼和綠島。
圓錐花序(複總狀花序),下方具 2 至 3 支長分枝,光滑無毛;花無小苞片。
漿果橘黃色
星點木
( 與油點木不同 )
龍舌蘭科虎斑木屬
葉橢圓, 3 葉輪生或 2 葉對生,葉全緣,葉色濃綠的薄革質葉片,短柄,中肋卻整條成加寬之乳白色斑帶,濃綠葉子上有許多黃白色斑點,如黑夜的星空。
長筒狀小花,總狀花序,開黃綠色小花,具香味。
漿果球形,成熟時橘紅色。
山黃梔
茜草科
葉序十字對生,托葉在對生葉的中間,和葉片形成十字對生,山黃梔也會有輪生的狀況,如果是三片葉子,其托葉也會長在葉片的中間。
花單朵頂生或腋生,初開時白色,成熟後逐漸變黃,芳香;花萼綠色,圓筒狀;花冠鐘形,裂片 5~8 枚,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花藥線形。
漿果長橢圓形,頂端具宿存萼,外具縱稜,熟時由綠轉橙黃色。
紅玉葉金花
茜草科
葉卵圓形,十字對生,托葉似三角形。
頂生聚繖花序,花冠淡黃色,花萼鐘形,其中之一增大,呈紅色瓣狀。
漿果橢圓形,內含種子多數。
島榕(又名白肉榕)
桑科
葉卵狀橢圓或長卵形,先端漸尖或具短尾,基部明顯歪斜。
雌雄異株,隱頭花序。
隱花果,熟時紅褐色。
水錦樹
茜草科
托葉廣圓形或腎臟形,反捲,與對生葉十字對生。葉柄及葉背銹色粗毛,長橢圓形至橢圓形,側脈 9-12 對。
典型的複總狀花序,成圓錐狀,有密毛,白色有香氣。萼壺形、鐘形, 5 裂,花冠長漏斗形, 5 裂,雄蕊 5 枚著生於冠筒喉部,子房下位。花近無柄;萼有短柔毛;花冠白色,裂片圓形,有紫色線條, 開展不反捲 ;柱頭 2 裂。
蒴果球形有毛。
易生木
爵床科水蓑衣屬
常綠小灌木,單葉對生,葉形狹披針形,新葉呈紅色。
花小不明顯,花為乳黃色。
台灣鉤藤
茜草科
單葉對生,莖屬攀緣莖,在節上的勾狀物為葉子的變形,從細枝條看,有托 葉,故 不是羽狀複葉。
花色綠白色,球形頭狀花序。
蒴果。
檄樹
茜草科
單葉對生,葉形橢圓形至 長橢圓形 ,葉長 14~21cm ,具托葉。
由目前結果推論,其花為頭狀花序。
聚合果
概念:鳳梨為穗狀花序的多花聚合果,果才會桶狀
欖仁舅
茜草科
葉對生,葉倒卵形至寬橢圓形,長 14-26 cm ,無毛,薄革質,近無柄,羽狀脈;托葉位於葉柄間,有早落現象,會留托葉遺痕,有明顯的節。
球形頭狀花序,具 2 早落苞片;花萼筒狀,裂片 5 ;花冠白色,漏斗狀,裂片 5 ,苞片覆瓦狀排列;雄蕊著生於冠筒上方;花柱突出花冠甚多。
蒴果由 2 個小乾果合成,長約 8 公厘,多數集生而成球形;種子上下具有長翅。
概念:節的定義為枝條長芽的位置,是內部構造,不是外觀上的構造,所以有節的地方,外觀不一定容易辨識,有部份是明顯的,如竹子、欖仁舅。
台灣附地草
紫草科
葉互生,長橢圓形,少有匙形,先端微凹具突尖,葉緣全緣,兩面被剛伏毛;上表面中肋下陷,下表面則微凸。
卷繖花序 ( 蠍尾狀 ) ,花瓣淡藍色,常為 5 瓣,合瓣,具花冠筒。
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