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024 大愛媽媽成長課程--閱讀「經典」
今天大愛媽媽的課程非常「經典」。一開場就先看「 經典 TV 」影片,介紹經典雜誌的製作理念與方向;接著是「 經典讀書會 」,由艷珠老師導讀本月份經典月刊;之後雷老師接著敎唱「 經典之歌 」;小組討論及大堂分享也都是討論「 經典話題 」。看今天的課程是不是很「經典」呢?
十月份經典內容
艷珠老師的導讀很用心,很想一古腦把所有的好東西跟全體媽媽分享,所以幾乎每篇專題都做了一個小小的說明。說真的,若不是艷珠老師的介紹,我就沒有機會一窺這本深度雜誌的美好內涵。
經典雜誌每一其都有不同的專題報導,還有固定的專欄,每一篇都是上乘之作,以下介紹其中的幾項:
幾個固定專欄方面:
1. 證嚴法師的經典人生 :這是這幾年來不斷的天災,造成家園毀損,生命受到威脅。上人有鑑於此,呼籲大家不要小看大自然的威力,要先照顧好自己,做好準備;對於受到影響的人,也要付出我們的關懷,協助他們有能力重建家園。面對目前四大不調,上人再一次呼籲大家要虔誠齋戒,時時敬天愛地、日日造福,感恩每一天的平安。能懷抱感恩心,匯聚眾人的福業,就是消彌災難最大的力量。
2. 經典札記: 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在夏威夷偏遠的小島,老師對學生解釋「禮物」的意義就是表示我們的關愛,也是對愛我們的人表達一種感激之情。之後聖誕節來臨,一個小男孩送給老師ㄧ個稀有的發亮的貝殼,老師好奇的問孩子這貝殼是在哪裡找到的?孩子說這是他走了二十公里的路到一個隱密的海灘,為送老師一份聖誕禮物而找的這一只貝殼。老師說,這貝殼很美,我會珍惜它,但你不該走那麼遠的路為我尋找這件禮物。孩子說,這禮物很輕,我還把「走路」當作禮物一起送給您了!老師很感動,緊緊的抱住男孩說:「你的禮物我很喜歡,但你『走路』這份禮物,對我而言更珍貴!」一份發自內心志真至誠,至親至愛的情意就是最令人歡喜的禮物了!
3. 杏林筆記: 這是一位賴醫師寫下父親的「老、病、死」帶給他的啟示。賴醫師從年輕時負笈國外求學工作,遠離父母。十多年前,因父親年邁,想要返國定居照顧父親。父親雖然高興,但告訴他:「我已是九十二歲的老人,千萬不要為了我而做種決定。」這是父親只為孩子想,而不求孩子回報的偉大親情。父親最後的兩年因體健弱而吞嚥困難,賴醫師也面臨了身為病人家屬的掙扎,如愛好美食的父親,為求生存須以鼻胃管餵食,是否值得?父親病危時要不要簽下「放棄急救」的同意書?從親身的經驗更能體會病人與家屬內心的感受。直到最後父親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往生,且往生時賴醫師在歐洲出差,未能隨侍在側,心中非常懊悔,更領悟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真意。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是珍惜親人相處的時光,也要學習一旦緣分已盡,對親人的離世也要能放下。
專題報導:
十月份的專題報導有七個,其中我比較有感想的是「愛爾蘭-堅持做自己」,及「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愛爾蘭-堅持做自己」--是深入探討同樣是「島國」型的國家,愛爾蘭如何走出自己的歷史傷痕,突破資源不足的限制,創造國家的希望。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 …… 等方面,可以給台灣很好的借鏡。而「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是介紹一群終身奉行清貧與貞節的神職人員在普遍貧困的五○年代,離鄉背井到台東傳教之餘,創校、蓋醫院、建教堂。一生奉行基督愛世人的旨意,為台灣最偏遠的天主子民服務的故事。他們無私無悔的精神,相當令人感動。
媽媽的分享
芳津媽媽分享她看經典的心得,她說自己並不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但開始看經典時,就被它優美的文字吸引了。有時遇到不認識的字,她還會趕快查字典,才能了解字句的意義。在「文旦最關情」這篇介紹柚子樹的養成的報導,提到柚子樹一旦開了花,為了讓果實長得可口甜美,母樹會放棄自己,把養份全部留給子女。說到這裡,芳津非常感性的說,這讓她想起了母親的偉大,她也是在母親的呵護疼愛下才能夠健壯的成長至今,所以她很想大聲說:「媽,我愛你!」她的分享,感動了在場的媽媽們,許多人澘然淚下,紛紛拿手帕拭去臉上的淚水。
光蔭媽媽則分享「杏林筆記」關於賴醫師寫的老病死的啟示,她說自己身為一個醫護人員,經常面臨這樣的情況。她也分享自己的母親彌留時,兒女隨侍在側,她為了讓媽媽能放心的走,在母親耳邊說了一段話。她說:「媽媽,您這一輩子很辛苦,撫養我們五個子女長大。五個孩子雖然沒有飛黃騰達,但是在社會上都有一份安定的工作,也循規蹈矩,都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請您放心,您做的很好,也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請安心的走吧!」這段話也令人相當感動,忍不住要流淚 ……. 。生命終了要怎麼去面對,是所有的人都要學習的課題!
這週的「經典課程」真是既有深度,又令人感受深刻!經典雜誌真是一本值得訂閱與珍藏的雜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