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012 我的西班牙遊記
看了玫怡與妙的法國的遊記,不禁勾起我二十多年前之西班牙遊學之旅的記憶。那時是大三暑假,在修女教授的帶領下,有十多個西語系的學姊妹一同前往西班牙里昂參加暑期的語言課程,並住在接待家庭裡。那是台灣剛剛開放觀光的年代,生性膽怯害羞又多愁善感的我,才從鄉下到台北來讀書,在家中還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因爸爸的支持而能參加系上辦的暑期遊學。那是我第一次出國,雖然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但同時還有許多的憂慮、擔心、害怕也在心中交織著。那時還不知道,當飛機起飛離開台灣,帶領我航向世界時,一段「心的旅程」也同時展開了。
人的價值與重要性?
飛向歐洲的航程幾乎需要一整天,先從台北飛香港,再由香港飛巴黎,然後巴黎飛馬德里,再坐巴士到里昂。其中香港到巴黎航程這段最長,幾乎都是在黑夜中渡過。其中有一段還遇到亂流,飛機搖擺得很厲害,機長透過廣播要大家返回自己的座位,繫好安全帶的警示燈也亮起了,空姐也神色緊張的回座位坐好,我手心的汗不由自主的滲出來了,腦海中閃出的念頭是:如果我從這個世界消失了,那這個世界會怎樣?曾經我的存在是讓這個世界更好?還是更壞?當我離開的時候,別人是覺得可惜?還是慶幸?
我是個憂慮很多的人,當時我的行李裡「煩惱」也是跟著我一起出國,在飛機上我還會想到一些繁瑣的事。可是,等我到了西班牙後,每天都有新鮮的事發生,我忙著應付都來不及了,根本無暇再去管「煩惱」!那些曾讓我憂慮的人事物似乎離我遠去,我想,人一但抽離一個環境,在那個環境的所有的牽絆也會跟著被放下了,人都不在了還有什麼好生氣、好在乎、好計較的!這樣一想,心也隨之豁然起來了!
熱情的西班牙人
我都忘了怎樣到達我的接待家庭,這熱情的西班牙人打招呼方式就是不分青紅皂白,不分親疏遠近,不分男女老幼,見面時就直接跟你臉頰貼臉頰,嘴巴還努力的在你臉上左右左右的親了四下「啾啾啾啾」, 彷彿是很熟的朋友一般!這是多麼超乎我們「禮教」的行為啊!更何況我們心中還有「男女授受不親」的道德標準!這突如其來的親吻,讓我們這些拘謹害羞又保守的東方女生產生不小的震驚,但是表面上還是努力保持禮貌的微笑,也不敢馬上擦掉留在臉上的口水,真是慘啊!不過在以後的日子裡,幾乎見到的人都是這麼熱情擁吻,我們的拘謹也漸漸被這些口水淹沒了。
接著回到住家,才放好行李,熱情的男女主人立刻邀我們到客廳坐坐,然後翻出所有「祖宗十八代」的相片,一一為我們介紹 ……. (後來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很熱情的與你分享他所有的家人) …. 但是,經過了漫長的飛行,還要適應時差,見面時的震撼教育,到現在「落落長」的親人名字 …… 一連串的體驗,我都還來不及享受西班牙人的熱情,身體的疲倦已經到達極至了,唯一想做的事就是 … 求你讓我趕快滾到床上去,好好的補眠一下吧!
住在接待家庭是兩個人一組,我和我同學 Celina 一起住。我們兩人很相似,都很膽小,又容易累,所以接下來的幾天,除了早上去語言學校上課,偶而下午校方排了「校外教學」,第一個星期,幾乎花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在睡覺。
沒有依靠的時候,就是獨立最好的時機
我和 Celina 第一天去上學的時候,是男主人帶我們去的,路程不算遠,走路約 10-20 分鐘。不過第二天開始,我們就得要自己上學了。我問 Celina 認得路嗎?她說不認得!天啊!這是什麼世界,為什麼我們兩個不認得路的白痴要住在一起呢?!我原本還想靠她的,沒想到她也想靠我!唉 … 既然沒得靠了,而且她真的完全不能靠,我只好堅強起來了。出門時努力記住街名與方向,轉彎時記住商店的名稱與樣子,還要注意醒目的地標,再算經過幾個街口 …. 終於,懷著忐忑不安、戒慎恐懼的心情,又經歷差點迷路小事件後,我們終於可以平安的到達學校,又可以順利的回家了。這是我在西班牙的一小步,卻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步。小小的一段路,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原來是多麼依賴別人,膽小又害怕,沒想到我竟然可以帶我的同學去上學!我的人生也因為經歷這件事後,開啟了「獨立」的因,一步一步擺脫了「依賴」的心態!
西班牙的生活 — 慢、慢、慢
適應環境之後,才真正開始「生活」。出國時台灣沒得換西幣( peseta ),所以都是帶美金,然後到當地銀行換西幣。西班牙的營業時間是上午 9 : 00-13 : 00 ,下午是 4 : 00-6 : 00 。一旦營業時間結束,就關門了,就算你想買,店主也不會跟你做生意,因為休息是很重要的事。所以當我們下課十二點多,匆匆趕到銀行,排兌換西幣時,看到距離一點只剩十幾分,而那位老行員還在那裡慢吞吞的算錢,還不時的跟我們這些東方人哈拉哈拉的聊天,我心裡很著急,真怕輪到我時,超過一點,那就換不到錢了!說也奇怪,就算這位老ㄅㄟㄅㄟ動作再慢,又愛說話,可是這些換錢的人,也都可以在一點以前全部結束,不曾耽誤!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ma ñ ana 」 -- 意思是「慢慢來」!
我們到商店買東西時,店員找錢的方式跟台灣也不相同。如果我買的東西是 724 元,我拿一千元,那要找 276 元,這是最基本的減法,乾淨俐落!但是在西班牙,找錢的方式是「加法」,店員會先用一元一元的加,再加十元,再加百元,然後找錢的過程就是 -- 「 725 , 726 , 727 , 728 , 729 , 730 , 740 , 750 , 760 , 770 , 780 , 790 , 800 , 900 , 1000 。」站在那裡看她找錢,真是傻眼!心裡還想:怎麼這麼慢!但是真正生活一段時間後,我問我自己「那麼快要做什麼?」我似乎不曾因為著急而多做了什麼事,而西班牙人也不會因為慢慢來而少做了什麼。那有什麼好急的呢?
生活就是享受
在西班牙一切慢慢來,我花在吃的時間可以說是最多的了。因為除了正常的早餐外(麵包、果醬、鮮奶),中午午餐是最豐富的了,我家的女主人都會做各種西班牙美食來讓我們品嚐。這是正式的西餐吃法,每個人前面一定會疊兩個盤子及一個淺湯碗,主食永遠是肉類,牛肉、豬肉、雞肉或是海鮮類,青菜永遠只有一種形式出現 --- 沙拉。吃飯的順序是先喝湯,然後收湯碗;再吃沙拉,然後收第一個盤子;最後吃主食,搭配硬到不行的法國麵包(曾經有幾度我很害怕會不會在咬法國麵包時,我的牙齒突然斷裂掉下來。),和白開水(我猜是因為可以軟化麵包而放的)。這樣一餐吃下來,真的很美味,但是可以想見要洗的碗盤有多少?可憐的女主人!
吃完午餐後,胃都還沒有休息夠,四點左右,下午的點心時間又到了。左右鄰居、朋友又自動聚集一起,可別以為只是 Tea Time 之類的小蛋糕、餅乾的甜點喔,完全錯誤!這裡的點心是馬鈴薯烤的派、香腸、燻肉 …… 很多不輸正餐的料理擺滿了桌子,還有葡萄酒,琳瑯滿目。但是最吸引我的並不是這些美食,而是圍繞在這群桌子旁盡情享受親情、友情與生活的人們,相互寒喧、問候、關懷 …. 濃濃的人情味瀰漫在空氣中。法國人最愛說: C’est la vie !西班牙人說: La vida es asi !意思就是:這就是生活啊!而我,真正在「生活」嗎?
就這樣,享受完了點心,再到街上逛逛走走,西班牙夏日太陽下山時間約為八點左右,回到家洗過澡,九點吃個晚餐 — 注意,是晚餐,睡前才吃,當然是很簡單的東西,填個肚子就上床了。一整天,從早吃到晚,才一個月,去的人沒有不胖著回台灣的!(我們還曾深深的憂慮著會不會胖到進不了機艙的門?!)
曾經我一直以為「中國人是最重視家庭,也是最有人情味的民族。」不過,到了西班牙,我開始懷疑它的真實性了!中國人真的很重視家庭,尤其是尊重長輩、長幼有序,很有倫理秩序的觀念,可是很少花時間「聚在一起」享受家庭時光;中國人很有人情味,只是也都很忙,工作很累,放假只想休息、睡覺。反倒是在西班牙,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很多。真的好矛盾啊!中國人愛家人,但卻羞於表達,也沒時間跟家人相處,因為都忙著工作。等到有機會休息了,家人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模式,就更難得「歡聚」在一起了。 ---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想法,現在的家庭已經漸漸的有所改變了,只是某些本質的東西,生活觀、價值觀還是深深的影響我們,不容易改變。我也不知道,過了二十多年,西班牙是不是也有些改變了呢?!
四海之內皆兄弟
一趟西班牙之旅,真的讓我大開眼界。當我們結束了語文課程,開始文化之旅時,看到在課本裡的提到的建築物,一一躍然出現在我面前時,真的忍不住驚呼起來!一路回想起來,西班牙這個國家,原本對我來說,只不過是課本裡的一個名詞罷了,從來沒想到我竟然可以真的到這個國家,住個一個月,認識這裏的人,還可以交談、溝通,只是因為我學了西班牙文。而在這裡除了認識當地的人,也認識了很多其他國家的人,都是利用暑期到此來進修語言的。其中歐洲國家來的大部分是年長的多,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好榜樣。亞洲來的還有日本的學生,我認識了一位很向學的日本朋友,她不會中文,我不會日文,我們就用西班牙文溝通,很有趣吧!回台灣之後,我們還陸續有書信的連絡,只是因為我有點懶,又搬家了,所以從此失去訊息,真的很可惜!
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友誼,不會因為國籍、種族、膚色 … 等而有所差別,用單純的心去交朋友,這些美好的情誼就會存在,在我心中忍不住浮出了這一句話「四海之內皆兄弟」!只要心中有愛,人與人之間就沒有距離!
沒想到距離二十多年,這些景象竟然還是這麼深刻的烙印在我的腦海中,謝謝妙與玫怡的遊記,讓我又重溫了一次西班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