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802佩瑜的茶會

  • Share this:

佩瑜是我大學的學妹,晚我好幾屆,且不同系,應該是在茫茫人海中不容易相逢的。但是有緣的我們,在慈濟大愛媽媽的道場上遇到了。今年她參加了委員的培訓,在忙碌的工作中,不但撥時間參與人文志工的工作,還加入培訓課程,真是一位精進的菩薩。

前兩週,她來電告訴我她要舉辦一個茶會,要邀請好朋友一起來參加。這個茶會還有個主題,大概是分享個人參與慈濟的心路歷程。

八月二日上午十點,茶會在靜思書軒後小會議室舉行,來參加的人約有二十多位,都是在佩瑜在慈濟裡接觸頻繁的師兄姊。佩瑜的分享從「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開始,因為學會知足,才會感恩;懂得善解,才能包容。她談到自己是個多麼幸福的人,成長過程中一路得到父母的疼愛,老師的照顧,以及很多人的關心與愛護,讓她直言一定是上輩子結了很多好緣,所以才有這麼多的好人圍繞著她!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她提到父親對她的愛。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族裡,父親並沒有因此而對她差別待遇。爸媽對待她如同掌上明珠,弟妹對她也非常尊重,全家和樂融融。有一次,佩瑜在逛街時看中一雙鞋子,同一款式有三種顏色,她看了好久才決定買其中一雙白色。回家後,跟家人分享自己今天買的新鞋,並拿出來給大家看。當爸爸聽到這款鞋有三種顏色時,問她:既然喜歡,為什麼不全買下來?吃完晚飯後,還想帶佩瑜去將其它的兩雙買下來。這就是父親對孩子的愛,不管是用什麼方式表達,都讓人心中感受到這一股濃濃的親情,化也化不開。而我感受會這麼的深刻,是因為佩瑜的父親在前年往生了,失去父愛,也是佩瑜心中難以承受的傷痛。

佩瑜一直以來在慈濟承擔了很多的任務,她既是書軒的「人文志工」,又是進校園的「大愛媽媽」,跨足「人文」與「教育」兩大領域,現在又參加培訓,將自己的良能更加擴大。上人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是不能等的,一是行孝,一是行善。」而行善,其實也是行孝的一種方式。因為作為一個對社會有奉獻的人,就是在顯揚父母,在回報親恩。我想佩瑜的父親天上有知,一定會為這樣的女兒感到驕傲的。

茶會在溫馨的氣氛中進行,來參加的師姐都非常熱心的帶了水果、小點心、滷豆干 …. 。所以,大家一邊分享慈濟因緣,一邊也享受味美的食物。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茶會,感覺很好。尤其是放暑假到這一刻,已經脫離慈濟的活動整整一個月了,剛好藉這次茶會回溫了一下。還是很想說:參加慈濟--真棒!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