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519校園故事圓緣週

  • Share this:

970519 校園故事圓緣週

這星期開始,是這學期大愛媽媽進校園最後一個單元,所以在這最後一堂課裡,要跟同學們複習這學期所講過的故事。ㄧ開始上課,就先把這學期的故事名稱和靜思與分別寫在黑板的兩邊,每提到一個故事,就問孩子配合這故事的靜思語是什麼。

這學期說過的故事有五個,第一個故事是「天使工廠」,說的是一隻獨來獨往的烏龜想要找快樂,所以他祈求天使工廠派天使來讓他快樂,但是最後他發現真正讓他得到快樂是自己成為可以幫助別人的天使。靜思語: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第二個故事「小狗舒比有一個夢」,說的是環境污染,要提醒孩子如何用行動來減緩環境汙染以及地球暖化的問題。一個人的力量雖然很小,但是ㄧ群人的力量就會變的很大,如果每個人都能善盡一份對地球的心力,那麼地球的污染會減少,居住在地球上的我們也會更舒服更愉快。靜思語: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第三個故事是「心量狹窄的馬」,說的是一隻自認為自己聰明且英挺的馬,因為忌妒農場裡那頭只會認真做事的笨驢,竟然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超過牠,所以想了一個壞主意來害驢子。沒想到害人的結果是害到自己,最後的下場竟是累死了,真是得不償失啊!靜思語: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癡。

第四個故事是「聽見最美麗」,這是一個關於親情的故事,配合母親節,提醒孩子要懂得感恩父母、孝順父母。故事是聽障兒柏安,自小因生病影響聽力,媽媽用心陪伴照顧、治療,以及學習路上ㄧ路相隨,柏安終於能像醜小鴨變天鵝,在多次的演講、朗讀比賽獲得優異的名次。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回過頭來鼓勵跟他ㄧ樣聽障的孩子,讓他們了解,只要願意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難。靜思語: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子女要自愛並需善體親心,才能回報父母。

最後一個故事是「我愛小小」,說的是一個剛入小學的班級,小朋友自我介紹,好多人的小名都叫「大大」。因為大大的父母認為,只要孩子想要的都盡量滿足他們,這樣孩子才會有自信。班上只有一位同學叫小小,因為小小的媽媽教導他要懂得縮小自己,看到別人的需要,能為別人著想,才是真正的自信。靜思語:每個人都能縮小自己時,大家的空間就變大了。

複習完故事後,簡單的做一個調查,看看學生們喜歡哪一個故事?結果對ㄧ年級小朋友,「聽見最美麗」和「我愛小小」得票率最高。問問他們哪些故事帶給他們啟發與改變?孩子們的回答很令我感動。有人說:聽完「聽見最美麗」後,他回家都會幫忙做家事,減少爸媽的辛勞;「我愛小小」讓他學會要幫助別人,為別人服務;「心量狹窄的馬」讓他知道不要對別人惡作劇或報復;「小狗舒比有個夢」讓他體認做環保的重要,要好好的愛護環境,不要製造垃圾。還有很多心得,因為時間不夠了,只好打住了。

大愛媽媽到校園說故事,並不是只想說好聽的故事給孩子聽,而是希望透過故事內容啟發孩子善心、愛心與反省心,把學到的道理、心得真正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如果孩子的品德能在幼年階段就建立起來,那麼他們長大後將成為社會一股穩定及向上的力量,這樣未來美好的生活也就可以預期啦!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