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513 孝順的故事
每年五月是校園的「孝親月」,因為在五月有個很重要的節日-母親節。國小校園裡的課程也大多會安排與「孝親」有關的主題,提醒孩子要懂得孝順父母,感恩父母。
大愛媽媽進校園說故事,母親節時,「孝順」當然也就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主題。今年選的故事是「聽見最美麗」,敘述一位小時候因生病而造成聽障的孩子,媽媽如何用心照顧與陪伴,期間還引起哥哥吃醋,後來經過媽媽耐心開導,哥哥了解後,也一起加入幫忙照顧弟弟。最後弟弟自己很努力的學習,不但克服了聽障的困難,而且在多次的語文演講、朗誦比賽拿到優異的名次。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媽媽的用心,家人的配合,以及孩子本身堅持與努力。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在說完故事的時候,要引導孩子思考「父母是如何照顧我們成長的?」「我們又要如何回報父母恩?」大部分低年級的孩子都很熱情的回應,而年級越高,反應卻越冷淡。不知是羞於表達,還是喜歡裝酷?但是,說實在的,聽到孩子們說「不知道」、「沒感覺」時,心裡還是蠻難受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懷、愛護、照顧,換來的是這樣的結果,如果是我的孩子這樣說,我想會哭的大概就是我了!
這個故事,我總共在八個班級說過,給我最美好的回應的是永平國小一年六班的小朋友。那天說完故事,引導完畢,並教唱「心中的聲音」這首歌,最後還提醒同學說:「我們在家裡有爸爸媽媽照顧我們,那在學校是誰照顧我們?」小朋友很熱情的說:「老師!」「那老師就像是我們在學校的媽媽,現在我們也把這首歌唱給老師聽。」結果歌唱完後,老師也很熱情的回應我們,她說:「大愛媽媽也是我們另一種媽媽,我們祝大愛媽媽母親節快樂!」然後老師鼓勵孩子們出來抱一抱大愛媽媽。於是,所有的孩子,從座位上站起來,四面八方湧向我和芳津,緊緊的抱著我們,久久不肯散去,直到老師提醒他們,才依依不捨的放開來。這種感覺真的很棒,雖然我們的緣分不長,下學期可能不會再遇到了,但是我們真的結了一份很好的緣,讓彼此心中留下美好的感動與歡喜!很感恩這班的老師與學生,帶給我們這麼棒的回應,讓我在大愛媽媽這條路上越做越歡喜。
而反應最冷淡的是一班是五年級的學生,大部分的同學都不願意分享父母照顧他們成長的過程,對於如何回饋父母恩,也顯得不耐煩。剛巧我在他們的閱讀筆記裡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老兵,年輕時跟著軍隊離開大陸,媽媽在碼頭上為他送行,那是一別後不知何時再相見的離別。媽媽想要再一次抱抱他,他卻怕同袍們的嘲笑,而將媽媽欲抱他的雙手推開,要他媽媽趕快離開。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四十五年,媽媽在他離開大陸後的三年就去世了,而唯一的妹妹,也在文革中失去聯絡。他自己孓然一生,晚年住在榮民之家,逢年過節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他的媽媽能再抱一抱他。「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孩子們聽完這則故事,都安靜下來了。希望他們都能學習到「珍惜」,不要把父母的愛當做理所當然,要能及時把握孝順父母的時光。
這次課程選用的歌曲「心中的聲音」真的很好聽,每次和學生一起聆聽這首歌的時候,我都可以感覺到自己是個幸福的孩子。非常感恩爸爸媽媽及公公婆婆,對我一直這麼的照顧,而我能回饋他們的卻是那麼少,只能感恩再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