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328大愛媽媽成長課程—心生活新食器

  • Share this:

970328 大愛媽媽成長課程 — 心生活新食器

今天大愛媽媽上課的主題是 — 環保,靜思語是「為了趕上流行,常常更換東西,造成垃圾問題,就是『消福』。」

這堂課是由 龍珍 老師主講,她先從天候的變化做開場,剛好昨天的新聞中 成大的 教 授拍到南極的威爾斯金冰棚有裂縫,如果這保護南極冰河不溶化的冰棚崩解的話,那全球海平面將會上升,屆時,台灣西岸的一些城市將要沉入海水中,在地圖上消 失了。聽到這兒,真的讓人心頭一驚,地球暖化的危機,已經不是遠在天邊的事了,它的確威脅著我們的生活,而且很快就來臨了。

氣候的不調,全球暴風雪、颶風、豪雨、乾旱 … 這些消息不斷的增加,直接危及人類的生活;而間接的是農作物收成欠佳,如小麥生長在寒冷天氣,因暖化而減少產量,導致麵粉漲價,連帶的以麵粉為原料的食物紛紛漲價,影響民生的問題,日子越來越難過。

人類破壞生態的例子,以亞馬遜河熱帶雨林為例,平均每分鐘消失 2 甲 地的雨林,大約是 2 個美式足球場那麼大。熱帶雨林消失,直接衝擊最大的就是「空氣」,因為亞馬遜河雨林製造出來的氧佔全球 40 %,生命的維持就在呼吸間,當呼吸的空氣不再了,生命如何延續?而且熱帶雨林不僅製造空氣,全球各有 1/4 的食物與藥材也是來自熱帶雨林,想想食物來源或藥材來源消失了,飢餓、疾病的恐慌將隨之而來;熱帶雨林還能做區域性的雨水調節,將水氣吸收,再藉由蒸發到大氣中在別處降雨。

全球暖化的警訊已是非常明顯的了,現在再不重視,倒楣的還是人類自己。我們一定要從自身做起,要力行簡樸生活,少欲知足,少買少浪費,不要製造垃圾。積極面則要「知福、惜福、再造福。」做資源回收、分類,力行保護地球的行動,並廣為宣傳。

這個星期到校園說故事的主題剛好就是 「環保」,孩子們對於地球暖化已經有所認知,在學校的推動下,也知曉垃圾分類的重要。但是一問及在家中資源回收分類的情形,則不是那麼的積極。這讓我深深 感受到,要教育大人改變觀念真的比較難,因為習慣很難改變。但是孩子是張白紙,如果我們一開始就給予正確的觀念,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比較容易深植於心。所以 更要多多到校園裡跟孩子互動,帶給他們美好、正確的人生觀 — 這是大愛媽媽的使命啊!

龍珍 老 師在結語的時候說到,她的朋友聽到台灣西部的沿岸可能會被海水淹沒,台北市也會變成「台北湖」時,她說那不要買房子了,反正都會被淹掉。而我這組的媽媽聽 到時卻說:買房子要買在山上。不管買在哪裡,或要不要買,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正視全球暖化,力行「減碳生活」,做好資源回收,回復原來美麗乾淨的地球, 這樣所有的人才能真正過到好日子。保護地球,大家一起來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