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又行孝的女兒

  • Share this:

961025 故事研討點滴 ( 一 ) 行善又行孝的女兒 今天的故事研討一開始,翌涓媽媽就分享了女兒在今年夏天考上台大社會系的喜訊。原來第一次學測時,女兒的分數是在中等,可能無法進入較近的國立大學就讀 。如果考上私立大學,學費很昂貴,如果是外縣市的公立大學,則又有住校等額外的花費。屆時翌涓可能要去工作來貼補家用,就無法再參加大愛媽媽到校園去播灑愛的種仔、勤耕福田。於是,她好好的勉勵女兒,希望女兒更認真一些,在指考時可以考更好,考上離家近的國立大學。一則節省花費,二則成就媽媽行善的心願 。女兒懂事的點點頭,於是,在八月放榜時,果然一舉考上了台大,不但圓了阿公多年的心願,也 ' 圓了媽媽能繼續在校園福田志業 。女兒行善又行孝的故事,真的令人感動。 其實翌涓是個很用心的媽媽,平日照顧家庭,侍奉公婆至孝,本身就有很好的身教。更難能可貴,在南亞海嘯時,全家一起集資捐助災民建大愛屋 ,全家積極行善。如果真有果報之事, 那麼用 " 善有善報 " 、 " 種福得福 " 作為印證,值得大家學習。而我們今天不但是分享了這個溫馨的故事,學習到要積極的做好事,又吃到翌涓帶來的 " 喜糖 " ,可真是收穫良多啊。翌涓,謝謝你也恭喜你喔! ( 二 ) 秀朗組三寶

今天進校園分享,秀子媽媽很勇敢的站起來分享她進班級說故事的感動 。她和阿魚老師同一組,在上學期到一個二年級的班級,有一位小朋友,每次都趴在地上。秀子媽媽常常去將他扶起,陪他坐好 。學期結束時 ,這位小朋友緊緊的抱住秀子媽媽,表現非常依依不捨的樣子。 而這學期進校園,秀子媽媽這組到新的三年級的班級,沒想到又遇到這位小朋友 。這學期這位小朋友已經不會再趴在地上了 ,而且對於媽媽們所問的問題,也會舉手回應了,同樣的,在下課後又會像從前那樣緊緊的抱著秀子媽媽,讓秀子媽媽很感動。

原先秀子媽媽在上學期結束時,因為自覺不會說故事,進校園好像沒有幫到忙,本想退出大愛媽媽的,但因孩子的熱情相擁,感動了她,也激勵她繼續到校園說故事。這個孩子真是秀子媽媽的菩薩,而秀子媽媽也是這個孩子的菩薩。秀子媽媽用溫柔的愛溫暖孩子的心,用真心的關懷擁抱孩子,於是孩子的生命出現了轉折。所以只要用心付出,一定會有成果的,秀子媽媽的故事是最好的見證。

每一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不管我們能做的事是多或是少,只要真誠的付出,就一定會會有好的結果。所以大家要抱著一份心 '' 一日大愛媽媽,終身大愛媽媽 ;校園裡需要你,需要我,一個也不能少! " 最後阿魚老師分享,這學期她這組的成員有她、秀子媽媽和鶯花媽媽,三個人的年紀合起來超過 200 歲,大家都笑了。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而秀朗這一組如同有三寶,雖然年齡大,但活力與動力可不輸其他的組喔!阿魚老師、秀子媽媽、鶯花媽媽,三寶加油!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