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大愛種子媽媽「心路、新路」心得分享

  • Share this:

961106 北區大愛種子媽媽「心路、新路」心得分享

大愛媽媽的心情故事分享,讓我們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到愛與付出的智慧。以下的分享是在北區種子媽媽課程中,各區師姐的故事。

(一)士林區-陳碧環師姊

碧環師姊的先生因為脾氣不好,近二十年的婚姻都在言語傷害中,讓彼此的感情越來越薄。她渴望愛與被愛,希望能把夫妻之間的愛找回來。於是,她設計了一個情境「幫先生洗腳」。這時,她才發現先生的腳如農夫的腳一般龜裂、粗糙,她努力的刷洗,還為他抹上了乳液。最後,她告訴他:「我很疼惜這雙為我和孩子努力付出的腳。」從此後,她的命運開始很大的改變,因為她真的把愛找回來了。她的先生很感動她為他做的一切,變得非常體貼,不但分擔家事,而且支持她參加慈濟各項活動。最後,碧環媽媽說:「人生不會因為你獲得許多愛,而覺得生命有意義。但是,卻會因為你付出了愛而去肯定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很佩服碧環師姐勇於改變,常言道:要改變別人之前,先改變自己。對於另一半或是家人,我們總是認為:「你應該知道 …… 」、「你應該要 …….. 」,而忘記了自己也要相對的付出。等愛的人,往往等不到真愛,因為會永遠期待更多的愛。而付出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愛的人,他不需要往外求,他的內心就像是聚寶盆,永遠有用不完的愛。很感恩碧環師姊,她把在慈濟學會的活動,運用在生活之中,親身去實踐出來。她的故事讓我了解到--原來付出就是最大的獲得啊!

(二)中正萬華區--陳妙雲師姊

妙雲師姊是個家庭主婦,五年前參加大愛媽媽,開始進校園說故事,她說故事的學校是大理國小。很難想像的是,這個位於台北市的學校,校長竟然說大理國小的小朋友有三多:單親家庭多,隔代教養多,新台灣之子多(也就是外籍新娘的孩子)。從這三多中就不難了解,這個學校的學生問題一定也很多。她分享一個校園的案例,聽了都忍不住鼻酸而想落淚。

有一位一出生就被媽媽拋棄,而由爸爸單獨撫養長大的孩子,他是一位行為偏差,滿口髒話,且充滿暴力行為的孩子。巧的是,他與妙雲師姊的孩子從一年級同班到四年級,所以這個孩子也跟著聽靜思語故事四年。這四年來因為喜歡聽故事,他的行為也開始了微妙的轉變,慢慢變成一位乖巧、有禮貌的孩子了。有一次,在妙雲師姊說故事的時候,他居然在全班同學面前,很大聲的叫妙雲師姊「媽媽」!當時全班同學都笑他,師姊說:「我很高興當他的媽媽,以後你們要好好的幫我照顧我的孩子喔!」之後,妙雲師姊每次為自己的孩子買小點心時,也不忘幫那位孩子買一份。即使現在升上高年級,已經不與自己的孩子同班了,她也會不時去那位孩子的班上關心他。

就是因為有了這份關心,孩子的生命開始變化了;因為有了愛,孩子的心靈被滋潤了。我只要一想到那個孩子大聲叫「媽媽」的心情,就忍不住想掉眼淚,那是多麼渴望被媽媽關懷,被媽媽愛的孩子!而妙雲師姊化小愛為大愛,用愛心去溫暖孩子的心,她的付出令我很讚嘆,也很感恩她給我們一個很棒的示範!

最後妙雲師姊告訴我們,她曾是憂鬱症的患者,也曾徘徊在自殺邊緣,因為進入校園說故事,看到孩子們的改變,才覺得自己的生命變的更有價值,也更為充實,憂鬱症也因此不藥而癒了。所以她鼓勵大家把握機緣,像農夫一樣把愛與善的種子撒播在每個孩子心田。真的是很棒的分享!

(三)汐止區 王秋滿師姊

秋滿師姊是一位很有豪氣的師姊,她一開始說話就笑聲不斷。她說她與慈濟結緣是因為大愛台的戲劇,真人真事,有兄友弟恭的情節,親子相處的教育問題,還有夫妻相處的省思 …. 讓她對慈濟充滿好奇心,於是自己去參加慈濟的活動。從歲末祝福、兒童精進班、手語課、花道班、月會、共修 ….. 全都參加,之後助念、公祭、醫院志公、訪貧、義診 …. 也沒有缺席,十分積極精進,也非常歡喜。

她提到因童年時期環境因素無法受良好教育,所以將期盼寄託在孩子身上,以至於對孩子要求較高,難免不符合期望時,對孩子「動口」又「動手」。還好接觸到大愛媽媽後,已修正自己的態度,幸好沒在孩子心靈留下深深的傷痕。孩子都覺得:媽媽變的愛笑了,抱怨也少了,生活也變充實了!原來參加大愛媽媽最大的改變,最多的收穫都在自己身上啊!

另外她還說,以前書讀的少,所以現在要好好讀書,讀慈濟的經典,讓上人的法水語露能將她全身淋的濕答答--我彷彿看到一位很誠心發願的菩薩,用最熱切的心情在走這條慈濟路。她的熱情也感染了在座的媽媽,大家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

以上三位師姊,每個人的背景不同,特色不同,但是感動人的部分卻是相同的。因為她們都是非常用「心」去做;用「愛」去付出;用「行動」去改變自己的人生。生命因「付出」留下痕跡,希望我們也像這些師姊一樣,因為「付出」而把愛找回來;再「付出」而把愛傳出去;讓愛永遠生生不息。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