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吉隆坡尋根訪

  • Share this:

馬來西亞 伊斯蘭中心 伊斯蘭中心(Islamic Centre)位於吉隆坡火車站行政大樓背後的山邊,正對著國家清真寺,是一棟融合現代立體派藝術和傳統伊斯蘭教色彩的建築,有關回教教義、藝術、設計、文化在此皆可一覽無遺,常舉辦當地和國際回教展。

馬來西亞 蘇丹亞都沙末大樓 蘇丹亞都沙末大樓(Sultan Abdul Samad Building)坐落在獨立廣場對面,是一幢摩爾式建築物,有著閃亮的純銅圓頂,和130米高的鐘塔,鐘樓活像倫敦的大本鐘,是攝影家的最愛。大樓由諾曼(Norman)和比德威(Bidweli)二位建築師所設計,於1897年完成,曾為各政府機關所使用,如聯邦政府國務院、雪蘭莪州務院、公共工程局和衛生署等。如今是最高法院所在地。

馬來西亞 吉隆坡火車站 吉隆坡火車站和行政大樓(Kuala Lumpur Railway Station)位於興夏穆迪路上,是由建築師A. B. Hubbock所設計的有傳統回教式的建築。建於公元1910年,於公元1986年重新翻修。在馬路的對面是馬來西亞鐵路局行政大樓(Malaysi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Building),這裡是另一個摩爾式建築風格的典範,它以地下道和車站相連。

馬來西亞 國家王宮 馬來西亞 國家王宮(Istana Negara)(National Palace)本來是一個富有的中國商人的住宅,1926年出售,改建成雪蘭萌蘇丹的王宮,現在是國王的王宮。馬來西亞的國王是由各州世襲蘇丹中選出的,任期5年,所以每隔5年,王宮就要迎入新的國王。在重要的國家慶典時,王宮張燈結綵,耀目生輝。 王宮位於中央車站以南,牆為白色,帶有大陽台,是一幢金黃色圓頂式建築。黃色代表著皇家的尊貴,在歡迎貴賓的儀式上,只有國王可以走在黃色的地毯上,而其他的官員和貴賓們則走在紅地毯上。皇家的花園會、授職儀式、招待會等,都在這裡舉行。平常國王住在自己的寢宮,實際上9個州的蘇丹在首都都有自己的小王宮。

馬來西亞 國家清真寺 國家清真寺(Natlonal Mosque)位於與夏穆迪蘇丹路上,在火車站附近。有部分的屋頂外觀好似一把撐開的大傘,旅客進入時必須脫鞋。如果你穿著不合宜的服裝(例如短裙、短褲)寺內可提供特殊的長袍讓人更換。

馬來西亞 國家博物館 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NationalMuseum),位於吉隆坡西郊,湖濱公園南口東側。1963年開始展出,該館是一幢兩層的「米南加保」風格的古典式馬來建築。外形宏偉,堂皇的入口處兩側牆上嵌飾著兩幅描繪馬來西亞文化歷史的巨型壁畫,畫長35.1米,高6米,刻畫細膩,描繪逼真。左牆壁畫描繪著馬來西亞各種手工藝品製造的全面情況,右牆壁畫描繪從12世紀北馬的興都教(印度教)和佛教時代起到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的各個歷史重要場面。 進入博物館,中間是大廳,兩側為4個展覽室,展出馬來西亞歷史和經濟史料、馬來風俗民情、當地持有的熱帶植物和動物模型等。展品中有16世紀在柔佛拉瑪地方發掘出的中國瓷器和15世紀專門為伊斯蘭教徒製作的明瓷。還有馬來西亞皮影戲與各國皮影戲的資料。在馬六甲州展品內,有敘述明代航海家鄭和訪問馬六甲的文獻複製品。

馬來西亞 獨立廣場 獨立廣場(Merdeka Squnre),是每年慶祝國慶的地點。國家獨立是馬來西亞歷史上一個重要時刻。廣場前身是球場。板球、曲根球、網球和橄欖球等多類球賽都曾在此舉行,後將對面雪蘭莪俱樂部的場地重新鋪過草地,改成宏偉的廣場,紀念國家獨立。全世界最高的旗竿(高100米)聳立在廣場南端,國旗迎風飄揚,草地上有一個扁圓形的黑色雲石牌匾,標示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國國旗降下,馬來西亞國旗首次升起的地點。 旁邊的聖瑪利天主教堂,則是已逾百年的哥德式建築。走一小段路可達紀念圖書館,建於1909年。在獨立廣場下面的太子廣場,是飲食、休閒、娛樂中心。

太陽廣場Suria KLCC

太陽廣場Suria KLCC是地下兩層、地上四層總共六層的大型購物商場,1998年開幕的商場從正中央分成兩個部份,一邊是日系的伊勢丹百貨,主要以Chanel、Gucci、Catier等知名品牌為主,另一邊則是價格平實的百勝百貨。

雙子星大樓

造型獨特、雄偉又獨樹一格的雙子星大樓「TWIN TOWER」,是吉隆坡享譽國際的新地標,也是很不錯的景點。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