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我們正處於一個不安的時代,極度混沌,看不清未來。理應豐
富的心靈,卻怎麼也得不到滿足,衣食無虞卻少了禮節,看似自由卻常
感覺窒息 …… 大家活得悲觀又無力,更有人不惜鋌而走險,以身法。」
似乎活生生就是台灣的寫照。
然而這段文字的作者,其實是日本地位崇高的經營之父、京瓷公司
( Kyocera )名譽會長稻盛和夫。他認為, 社會之所以籠罩在低氣壓
中,是因為許多人「茫然不知生存的意義和價值,失去了人生的指南
針。」
他年少體弱多病,考試、求職都不順利,甚至為了生計想去混黑道,好
不容易靠關係進了一間「隨時都可能倒閉的爛公司」,背水一戰令他下
定決心拚命工作,成功開發出陶瓷材料,隨後靠著鍛鍊出的一身本領自
行創業,如今他經營的集團世界知名,營業額超過一兆日幣。
「從改變心態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出現轉機,」 稻盛和夫指出, 人的
命運絕非走在事先鋪好的軌道上無從改變,「遭遇的所有事,其實都是
自己的心境所產生,」 他相信思想是畫具、彩繪在人生的畫布上,意志
將決定一個人走上坦途或歹路。
因此掙脫悶鍋的第一步,不是算命、改運、買樂透,而是重新聚焦視
野, 「沒有什麼事不能改變,」 謝文宜認為, 每個人都有心想事成的力
量,「就看你敢不敢、要不要,」 她說, 如果不滿現狀,與其死氣沈沈
度日,不如冒險一試,「為生命帶來新的熱情和希望。」
就算一時無法脫離,「也可以轉變心態,找出不同的樂趣,」 她建議,
例如覺得工作煩悶,先問自己給老闆打幾分?「打 60 分,代表你付出的
也是 60 分,」她解釋,既然決定留下,「為什麼不給出 100 %?」重新
承諾,真心喜歡自己的選擇,「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當然人生往往是多重選擇題,難免擔心走錯, 「每個選擇一定有得有
失,不需要執著哪個才是對的,」 謝文宜以為,年紀愈大,她愈當人生
是遊戲,可以寫個比較冒險的劇本,學習、體驗新的人事物,就算眼前
看來很糟糕,或許轉彎便是驚喜,例如被迫辭職,「搞不好在新工作就
認識未來的伴侶。」
人生是不斷創造的過程,當心靈陷入習以為常的瓶頸,「更要回到小孩
子的狀態,就算看石頭縫裡長出一朵花也驚奇,每天在同一個公園玩還
是找得到樂子,」謝文宜建議,她遇過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迷上
高空彈跳的刺激,還出國旅行四處去挑戰, 「生活的樂趣和價值應該自
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