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七點多抵達內灣, 打算沿著竹63往上騎到義興村. 常來內灣, 這一帶的幾條山道都已騎過. 翻閱地圖研判,就只剩下以嘉興大橋為起點的竹63尚未走過. 看著地圖上彎彎曲曲的路線, 判斷應該是 一條陡峭的山路, 從約海拔500公尺的嘉興大橋起, 經過海拔700公尺的新興派出所, 又過了兩公里 後轉為小路, 最終止於933公尺的尖筆山下.
過嘉興大橋後把車停妥在路邊,卸下單車. 過橋時瞥見右方的溪流邊有一道瀑布,決定 先過去探探. 一個小上坡之後來到瀑布邊,只見一條山溪自山上一階階地奔流下來, 配上藍天綠樹, 美麗又壯觀. 步行沿著一旁的小徑慢慢爬升,不一會兒經過一座石橋, 站在橋上可以觀賞到更上層的瀑布 自高處俯衝, 從石橋下急速穿過. 可惜過橋之後小徑逐漸遠離溪流, 我試著沿著溪邊的巨石攀爬, 卻因青苔濕滑而作罷.
正式上路之後馬上就是一段上坡, 來到一處岔路口. 往左是一條林木茂盛的小路, 便騎了過去. 小路起初沿著一條溪流, 之後過橋開始一小段爬坡, 沒多久道路止於一戶民宅. 這兒視野寬廣, 居高 臨下俯視油羅溪和對岸起伏的山巒.
回到主線後馬上是一段兩三公里毫無喘息的爬坡. 路的一側是長滿茂密樹林的山坡, 但是 寬大的兩線道路使得林蔭無法覆蓋到路面. 艷陽下曬得幾乎要中暑, 也無心欣賞油羅溪谷的美麗風光. 半路上好不容易覓得一小片樹蔭, 便停下休息喝水. 繼續上路之後, 轉過一個九十度的大彎進入山谷中, 路轉為平緩, 這時雲也突然多了起來, 把炎熱的太陽遮住. 一下子人便覺得輕鬆很多.
我在路的一處迴彎邊停了下來. 一條山溪夾帶著湍急的水聲從底下穿過. 沿著溪旁有一條小徑直上, 林蔭幽深. 下車步行不久, 景緻豁然開朗. 溪谷十分寬廣, 而兩旁的山勢則十分陡峭, 沿途盡是大山風景 和茂密的森林. 我循著水聲想探尋水的源頭, 卻止於路的盡頭. 環顧四周的山巒, 是一整片未闢的山林, 令我百思不解這條產業道路當初開闢的目的. 或許當時開路的人進入這片山林中, 驚嘆於秀麗的 風光和高大如有靈性的巨木, 便不忍再動斧鋸.
回到主線後繼續往上, 遇見一群登山者, 剛從馬胎山下來. 不久來到一條較大的山溪, 有數層階梯狀 的瀑布從密林中穿出. 可惜似乎有人從上游傾倒了很多垃圾, 溪流上下的石縫中塞了不少破衣服, 塑膠袋, 甚至還有變形的腳踏車和兒童座椅. 我為了取景拍照, 想把兒童座椅拉起來, 卻無論如何使勁 都無法拉起, 想來大水的沖力把垃圾都緊緊地卡入石縫中. 這些垃圾將來要清理時必得大費周章. 沒有公德心的人的一點懶惰, 便會對環境和美麗的風光造成那麼大的破壞, 這種人真該咒罵他不得 好報.
從這兒有另一條岔路左轉往上, 路口有兩所教會的標示. 後來翻查地圖,發現這條岔路爬高到近海拔 1000公尺之後又下降接回竹63. 想必這條路的展望應該很好才是.
岔路口建了一座涼亭, 過了涼亭便平緩多了. 一路輕鬆地抵達義興國小. 這裡有一家民宿餐廳, 三面 都是大玻璃窗, 視野很好.
繼續又騎了三四公里的平路, 在崇山間滑行, 經過三座涼亭, 最後到達路的盡頭. 這裡是個原住民小村落, 只有幾戶人家. 兩個年輕人和我打照面, 都直說一路騎上來實在不簡單. 這裡是山間的小盆地, 一條 山溪自高山上流下來. 沿著小溪旁有一條水泥路, 盡頭是一戶廢棄民宅. 我鑽進樹林掩蓋的溪床, 前前 後後尋找理想的構圖好拍照. 等忙了一陣子再鑽出來時天空已烏雲密佈, 村落和四周的山巒都籠罩在雲霧中. 然後, 下起了雨.
我看雨勢不大, 也不躲雨便下山. 一路上的景致和之前騎上來時都不相同. 下坡衝的飛快, 很快的便 經過義興國小, 來到一處山溪旁的兩層樓鐵皮屋. 屋主大概不常來住, 鐵門深鎖. 這條山溪旁有大樹 後有高山, 又有山嵐飄邈, 景色絕佳. 為了等雨停, 便躲在簡陋的亭子裡躲雨. 雨其實不大, 只 是不敢讓鏡頭滴到雨珠. 後來等的有些久了, 索性脫鞋坐在溪畔石頭上泡腳. 沁涼的溪水和雨水上沖 下洗, 頓時暑意全消.
後來雨停, 也拍了照, 便繼續上路. 雨後雲霧在山間遊走, 又是另一番情境. 下到停車處後想再到 瀑布邊看看, 卻沒想到雨勢突然變大, 頃刻間傾盆大雨把身體完全打濕. 慌亂間把相機收好, 掛上 單車, 跟著散去的遊客踏上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