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苗栗 -- 後龍海堤

  • Share this:

黃昏的海邊沒有不美的.

台灣的西部多沙岸, 原本擁有很多美麗的海灘. 要是在歐美, 可能沿著海岸遍佈著許許多多的度假小鎮或可愛的魚村. 可惜, 台灣人對美的感受和鑑賞力卻相差甚遠. 我們的海岸, 是用來傾倒垃圾及建垃圾場. 是用來當墳場或養豬. 是各種工業及家庭污水的最佳去處. 彷彿是為了眼不見為淨, 我們沿著幾乎整個海岸線築起了高大的海堤, 試圖把所有的汙穢與異味都擋在海的那一邊. 於是台灣便成為一個看不見海的海島.

看海, 不再是沙丘上不經意的一瞥, 而是須要奮力翻過水泥長城的壯舉. 想要逐浪在柔軟的沙灘上, 還得先攀爬躍過堅硬的肉粽角. 海離我們好遠.

攝影者在台灣是非常痛苦的, 因為我們常常在說謊. 走在海堤上, 我們的眼光只忙著追逐海的那一邊, 卻對醜陋的另一邊視而不見. 當你依循著攝影者所拍的瑰麗的相片來到現場, 多半會是失望的吧.

幸虧, 這幾年來我們漸漸看到一些好的轉變. 焚化爐取代了露天的掩埋場, 污水處理場也建起來了(可惜有些是蓋在生態豐富的溼地上), 而堤防上也出現了有質感的木造涼亭和木棧道. 黃昏時, 有人甚至擺起了陽傘和涼椅賣起咖啡來.

或許, 或許有那麼一天, 攝影者的鏡頭可以驕傲的轉向海堤的另一邊, 然後毫不愧疚的跟你說, 黃昏的海邊沒有不美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