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藍染印花布搭上時尚設計,讓單親媽媽魏籤懿從古典與現代融合的美感中,自創「中國藍」品牌,也看到一片蔚藍天空。
不到10點,魏籤懿送5歲女兒上學後,就騎著摩托車從台北縣住家來到敦化南路小巷內的店面。
門上掛著「中國藍」的招牌,店內滿是印染的旗袍、棉襖、長衫等,價位都在一千元上下,以及帽子、名片夾、零錢包等小物件、逗趣的小掛飾,平均每個月都有10種新款上市,圖案花色變化多端。
2003年從雅虎網拍起家的魏籤懿,一年多後就台北敦南精華地段開了間小店,成績斐然,還經常受邀擔任青輔會、紡拓會講師,傳授創業與打造品牌的經驗。
「一天工作16小時,只有大年初一休息,」這是魏籤懿馬不停蹄的生活寫照。35歲的她,戴著黑框眼鏡、一頭俐落短髮,說話簡潔,有著商場上幹練的個性,但一人創業還是艱辛的。
「女性創業最怕不能堅持下去,人云亦云,」魏籤懿說,前陣子她才接到一封語氣很不客氣的電子郵件,要求取得「中國藍」的代理權,如果不給,對方就要去大陸斷她的貨源。「遇到這種事,一般女生都會害怕,但我就是斷然拒絕。」
從失婚中站起
雖說創業能否成功與性別沒有絕對關係,但性別衍生出的問題,卻可能影響創業過程是否順利。魏籤懿去大陸沿海各省找布料與代工廠時,看到同火車的女生因打扮過於招搖而被扒手盯上,令她驚覺單身女子在異域的危險,立刻把頭髮理成小平頭,換上寬大的服裝,讓外人以為她是男兒身,以避免麻煩。
兩年多時間就打響「中國藍」印花布品牌,是魏籤懿沒有料到的事;就像她從沒想過自己竟會在婚姻路上跌了一大跤。
魏籤懿與前夫是工專的同學,兩人都是拿薪水的上班族;2002年前夫被公司調往中國上海,她辭去出版社工作,一起赴任。
沒想到當她帶著一歲多的女兒回台打預防針的一個月中,前夫就搭上歡場女子,沒多久就和她攤牌。12月25日那夜,上海下起大雪,她被前夫趕出家門;前夫斷絕她的經濟來源,她連行李都來不及打包,就帶著孩子回台。靠著娘家父母援助,她才湊到錢買了機票,回上海收拾行李。
原本魏籤懿也想在中國展開新生活,也在上海出版界找到了工作,但3000元人民幣的月薪,連付房租都不夠,遑論養孩子。經濟的壓力讓她只好回台灣先投奔娘家。
她重回出版業,發現自己無法像沒孩子時加班到晚上9、10點,而三萬多元的月薪,扣掉保母費已經所剩無幾,她必須另尋出路。
3萬元起家
從小就迷戀藍印花布的她,小時在苗栗外婆家的客家村裡,看到老人家穿的藍布衫就很喜歡;長大後在日本京都的藝品店看到藍染印花布,一塊布竟要價上萬日圓;到上海後,又在老街的布店遇到了,花色一樣漂亮,但價格便宜多了。
她瀏覽台灣的網站,發現市面上很少藍印花布商品,有的則是像「女紅坊」較高價的單品,她認為若切入一千元左右的平價市場應該大有可為。魏籤懿重回上海,想批些藍染商品回台販售,但因本錢少,買不起大量成品,只能買些零頭布料回來。
化工科畢業的她,對印染技術有基本知識,但畢竟不是設計出身,她從頭學起,拆剪母親的名牌舊旗袍,學習打版剪裁,自己踩著縫衣機縫製。第一件作品她並不滿意,但還是把衣服平放在床上拍照、掛上網站,如此克難起家,仍有網友青睞;就這樣一路自學設計,再交由中國工廠代工,放在網站上販賣。
2003年SARS來襲,無店舖銷售大紅,加上用來做染料的板藍根被視為抗煞良藥,竟一舉炒熱藍染市場。她的網拍生意也一路上升。
小店的成本概念
低技術、低資金的網拍,經營不難,但仍有層出不窮的問題。譬如網拍才開張幾個月,她就發現自己設計的衣服被仿冒,令人氣結。
「真正的藍印花布是用植物提煉的染料,染一次、曬一次,要浸染9次才完成,用機器直接印的質感很粗糙,兩者根本不能比,」魏籤懿說,甚至有些賣家連圖片、文字都直接抄襲,她也只能更努力研發新產品。
魏籤懿認為,有些傳統款式太過老氣,於是她大量翻閱史料古籍,尋找靈感。例如將清朝女子服飾領口的如意花樣,倒過來縫在牛仔褲腳上;將「鳳凰于飛」等傳統圖案,改為羚蘭、飛蝶,吸引年輕族群。她大膽採用混搭的設計風格,打破一般人對傳統服飾的印象。
目前「中國藍」的布料主要來自大陸,魏籤懿平均每3個月就要到大陸一趟。由於吃過代工廠將她設計的布版流出去被仿冒的虧,她甚至和代工廠達成默契──她設計的布樣,先讓她獨家賣半年,之後隨廠商怎麼賣都可以;此外,她也學會仔細規劃供應鏈流程,將不同的製程交由不同廠商,譬如在浙江買布、廣東縫製,半成品運回台灣後,再打上商標,確保各個環節的品質,也讓仿冒者疲於奔命。
2004年10月,因為不少網友反映希望可以當場試穿服裝,魏籤懿在台北東區的巷弄內,創立了「中國藍」實體店舖。
「開店半年後,我仔細算過,店內的毛利竟然不如網拍。詢問青輔會的顧問後,才知道自己完全沒考慮到店舖管銷費用,」魏籤懿指出,上過「飛雁」課程後,她就把「成本概念」奉為圭臬:譬如自製自銷的產品要將製造成本壓到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當管銷,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利潤。
去年秋天,因為房東調漲租金,魏籤懿換租新店舖,也請了兩位助手幫忙;現在「中國藍」的網頁上除了招牌的藍染服飾,還有牡丹桔、米白、相思紅等飄逸花色,她也特別為小女孩設計了小公主式的紗紗裙,就由她那胖嘟嘟的可愛女兒客串模特兒。
魏籤懿則開始將部分心力轉往開發新通路,譬如爭取更多的團購與禮品設計訂單。
日前她才為日本餐飲連鎖店「吉野家」設計牛頭圖案的門簾;之前林語堂故居、苗栗勝興車站、板橋林家花園、三峽客家園區等,都委託她設計布包和制服,雖然訂製量只有一兩百件,但「中國藍」的品牌已經處處綻放。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6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