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淺說_崑崙仙宗潘昱杰

  • Share this:

承蒙潘昱杰師兄慷慨同意將其文章放在本部落格,一方面可使社會大眾對崑崙仙宗有些認識,更使本園地增光生揮,萬分感謝!

一、前言

有生有滅為道、無生無滅為玄,人死乃是定理,問題是肉身在世時,能否長保青春健康,行事風範是否可作為後人榜樣,或有甚麼發明創造來改善人類生活、促進社會和諧。肉體敗壞時精神究竟是六神飛散而滅?魂魄飄蕩為鬼?投胎為人再生?還是將氣一閉、九轉金丹、開玄門、六神合一、脫體而岀、直奔崑崙?

社會上有許多人,為人淡泊名利、活絡筋骨、柔身長筋、健身運動、郊遊踏青、淨心養神,亦是活得健康長壽。不似許多仙宗師兄姊,脾氣暴躁不思節制,情緒起伏過大,運氣猛烈急促或不經鍛鍊自以為呼吸自然,濁火未平就隨意沖撞關竅、氣路,導致筋骨僵硬氣血凝滯、頭胸煩悶鬱結脹痛、發生各種疾病、老化、中風、短命。皆是三火未平,起居飲食不求明白健康之理,不良習慣慾望無法克制,不能發揮精竅安魂、定魄能力,不能堅持健康為本,鬼門關未過所致。

社會上有許多人,一生與人為善,善言、善行、善心,感化週遭和睦氣氛,笑口常開,同時能有所主見為所當為,不因困難阻擋而氣餒,盡其一己心力為自己、家庭、社會、國家犧牲奉獻,展現出聖人風範與溫和性情。不似許多仙宗師兄姊,隨意爭吵不知收斂,貪心躁進卻猶疑不定,空勞心神卻一無所獲,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卻無整體考量與犧牲精神,看不出當前人心大變乃是劫至的現象,加上小行星撞擊、與地磁逆轉威脅未解除,普傳仙宗大道迫在眉急,不願放下過去成見與歷史,團結發揚仙宗精神,教導人人皆能運動活絡筋骨、靜心打破人生觀。這皆是三火未平,不知一心道德正義即是神聖,目高空談若不能實踐皆是枉然,分不清「肉體、雜念、念頭、感覺、氣、意、神(陰神)、元神等差別」,無法自由運用「火候」控制,在各種神識間轉換,不能發揮元神分辨真假、有為有守的能力,人生關不過所致。

社會上有些人,一生皆在科學上研究發明、在產業上創造新時代,造就社會不斷進步。不似許多仙宗師兄姊,心思都在幻象與爭奪,分不清幻象與真實,不知「玄」是要藉天地靈氣與三光精華才有,而「妙」是指能在實際事物上成功,玄妙兩字就代表了無形與有形的結合,並非想像雲游四海、空談 師尊指示 …… 等無形觀感就叫玄妙,否則與精神病院中患者的幻覺有何差異?要稱玄妙,就要發明創造,利益仙宗與世界,不然都只能當幻覺或參考之用。這皆是三火未平,不先將鬼門關與人生關研究明白,不能發揮性、靈、機的預知、發明、創造能力,不能分清現實、虛幻、與兩者間關係,玄妙關不過所致。

上述所講問題其根結所在,就是「三火未平、念意神不分、三關未過」。「三關」對所有仙宗弟子而言,不是一個陌生的名稱,然而少有人重視「三關」的相關事項,也很少正視「三關」對自身的影響。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人:被仙宗眾多而華麗的功法所迷惑,在能量、玄妙現象上打轉,卻忘了時時思索、檢視、實踐「道的本質」;或是善於服務交際,卻不善於內修外借;常常為了求財、求名利犧牲一切在所不惜,卻不願為自己的健康與智慧,每天固定付出幾小時;當慾望與習慣化為三火,牽著自己的鼻子,一歨一歨走向愚昧、昏庸與死亡時,何不痛定思痛,在生命走到盡頭之前,平三火過三關,了道長生。

想一想「道」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甚麼角色,盡量使自己有生之年,盡量接近道(真理)。藉由內修外借、道劍合一之法,入靜參悟明白三關奧秘,獲得健康與心靈的成長。普傳仙宗大道的精神,倡導健康之法,道德之理,使人人皆能健康祥和,為國家社會的和諧進步盡一分心力。以自身一世單純的修為,將六神合一,肉體將壞之時,有把握進入「永生路」。這些才是仙宗弟子該有的共同目標。

二、三關概論

人身中的三才聯繫:(整理 師尊資料)

三真元

真腦汁

真心血

真精汁

三元真

元性

元神

元意

三關九竅

氣關(後三竅)

【黃庭外景、風路】

玉枕關

夾脊關

尾閭關

性關(中三竅)

【黃庭中景、水路】

玄關

玄妙關(性漏關)

元關

人生關(觀)(神漏關)

妙關

鬼門關(精漏關)

神關(前三竅)

【黃庭前景、火路】

崑崙

重樓

降宮

中玄之內三孔

前 靈 後 機 中 性

前 收 (任)後 攝 (督)中 元神

前 止 後 定 中 精 (靜、碧)

構造

腦有九瓣九真十二元覺內有六通之門

心竅七孔二系內三孔

精竅二孔 ( 上升 ) :生氣、生意。二系 ( 下行 ) :氣盡精液出、神傷精蟲岀。

三火

性火(無名火)

心頭火

慾火(縱慾之火)

平三火(只升不降)

(三火平後性情溫和)

煉性靜神

(先平心頭火)

平氣淨心法、道家止火法

中指點住精竅吸氣縮罡

關於三關有不同的說法與相關性, 師尊所提及三關、與相關聯繫如上列整理,主要是從三關九竅來論述,分氣關、神關、與性關各三竅(氣關與神關在此不討論),其中重點在性關三竅為中玄,其中一種名稱的說法為:「鬼門關」、「人生關」、「玄妙關」,分別暗指人生在世的三大重點與關卡。

其中三關中,練功的竅穴、經路、口訣、心法,與道德、心性的各種障礙、與成長關鍵,互相間呈現出一定關聯性,研究分清而明白這其中的各種關係,正好可以讓修道者對精神層次的認知有完整性。而「靜」的層次、與「精神」狀態的層次兩者之間,又有「雞生蛋、蛋生雞」似的,牢不可破的絕對關係。修道的重點之一,乃是研究明白精神層次,但古代知識傳佈不足,只能強調「靜」為重點,因靜與精神牢不可分,隨著靜的層次逐漸深入,即能逐漸進化成:雜念 →念頭→氣感→感覺力(氣)→ 意 →神→性→六神合一,實質內容就任憑自以為入靜的修道者自行解釋,因此各種佛道中的心性參證論述汗牛充棟,多半真假相參,修習者需要自行分辨體會。

鬼門關的主宰為元意,細分為魂、魄,內有其真為:真精汁,精升化氣、精降為漏,與身體的健康有極大的關係。主要問題為有縱慾之火,使人之精氣外漏思淫慾奸邪,壞事做盡傷身傷德。所以必須要先平慾火,以中指點住精竅,吸氣縮罡,即能停止下漏而上升為氣,以前竅為止、後竅為定,健旺精神、推動胎元,克服不良飲食起居作息,自能健康。

人生關的主宰為元神,細分為神、意,內有其真為:真心血,與人世間所有事物的決定判斷有關。主要問題是有心頭火,因而有貪婪急進之心,好逞口舌之快釀成紛爭。所以要先平心頭火,以平氣淨心法:靜坐前手搓入電後,由臉向腦後拂去,默想將貪婪急進與紅塵俗世盡拋腦後。或以道家止火法:雙手捧心,閉目回思,放下一切執著心花朵朵開。即能避免一時脾氣與習慣的矇蔽,平心靜氣做出正確的判斷選擇(收竅),並且有執行的主見(攝竅),如此對紛擾繁雜的人生難題,自能看出真偽,找出解決之道。

玄妙關的主宰為元性,細分為靈、性,內有其真為:真腦汁,與創造發明能力有關。主要問題是性火多因心中無名火沖動性火造成,因此須先將心竅無名火煉平,去除雜思濁慾後,性中烈火自平,加上前用靈光返照,後用機動策應,烈火自清而純。簡單一點來說,就是要人生關與鬼門關都過了,自然無慾火與心中貪婪急進之火,無世間紛擾困惑糾纏,自然靈性清明,如此發揮元性之力,則能有玄妙景象,並能將之化為發明創造的結果。不至於因濁火使幻覺擴大,整天胡說八道疑神疑鬼,一下子又是有人放符相害,一下子又是 三祖 師尊來講悄悄話,其實都是濁火造成「走火入魔」罷了!

再次強調,「靜」與靜所代表「神」層次上的進化,才是修道過程的重要「指標」,一定要對靜與精神,有一定認知、與實行上的程度後,再來研究三關。若程度不足,卡在鬼門關:中風或暴斃;卡在人生關:妻離子散、眾叛親離、行事乖張、脾氣暴戾;卡在玄妙關:產生幻覺、被害妄想症、躁鬱症。千萬別誤認為修道一定平安順利,拜師後就能長生不死回崑崙再修,其實只有普傳的修道反能一定平安順利,然而只能達到比較健康快樂,不能近乎道。真正的道功,是非常有效率,但也像刀刃的道理般,越利的刀大廚用起來如有神助,小孩拿到只會將自己割得更深,慎之!

三、面對三關的態度

多數的情況中,三關之間互相有所關聯,例如:在鬼門關的各種疾病,也是因為在人生關中的各種不良生活習慣所造成,玄妙關中的各種胡思亂想,更是造成了治療上的困難。在人生關中的各種人際紛擾,也會因為鬼門關中病急亂投醫,玄妙關中認為自己神仙下凡 …… 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加重了自己個人的偏執。玄妙關中的問題更大,原本要驗證玄妙真偽就已經一件大事,而鬼門關中疾病的虛耗、人生關中不良生活態度、與無止盡的慾望,造成身體更加衰弱,進而造成腦神經衰弱,幻象更為頻繁、顯著而明確。假象一旦當真後,真相將永遠無法接受。所以三關之間雖確實不同,但還是有所關聯。

原本 師尊對三關修練過程的建議是:

1 . 入靜求定後。

2 . 先將人生關打破。

3 . 再將精氣神活起來。

4 . 吸收天地之力。

5 . 求得妙道。

師尊的意思當然是要先求「定、靜」,然後因為人生關牽扯甚廣,希望大家先將人生關打破,如此大家先能有判斷力與執行力,自然去惡從善展現聖人溫和性情,再解決鬼門關疾病困擾,有基本的健康,然後以天地之力(道法自然)開玄門得其妙,才能體會大道宗旨。

許多一般的大眾,只是想有一個不要衰老太快的身體,一般的人際關係,對真理、大道不是那麼有興趣。其實只要每天至少撥一小時以上,來做保養身體的工作,主要是要達到活絡筋骨、閉目養神的效果,飲食起居符合健康原理,就能對健康有所幫助。一切看得開不要過度執著,凡事盡心盡力無愧於心,不去計較成敗得失,自能保持愉快心境,與一般的人際關係。

實際修道上,第一點先求「定、靜」是絕不會錯的。如果對「定、靜」沒有一定的認知、體會、與實踐,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碰觸三關的問題。若不能安定身形、清靜心靈,則連守竅都可能有所氣滯現象,可以多練平慾火與平心頭火的方法,勉強用濁念內注關竅反而有害。

個人認為人生關與鬼門關可以一起參證,人生關有所進展時,心境祥和有為有守,展現聖人氣度,周遭相處的人都會逐漸被感化而和諧起來。鬼門關有所進展時,逐漸控制疾病與老化,展現一般人所沒有的年輕與活力。這兩件事,不但是有利於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身上的變化,不但自己最了解,連別人也看得出來,修道最重要的就是實證,自己生命與心靈上的祥和光輝就是最好實證。

吸收天地之力相當重要,在各種不同時期都需要借助天地之力,其實連一般大眾都應該多到山明水秀之地吸收天地靈氣,仙宗只是更善用各種天地之力,其實連入靜都應該以天地之力相助,若能每日早晨在天地靈氣交接處,吸納日出之真氣,對引發真氣、入靜、或各種道功的修練與參悟都有所幫助。

玄妙關的問題最複雜,複雜的地方是在其驗證的過程,不能完全以惟物論的標準來驗證,這樣多數情況會只剩下「不可思議的巧合機率」。然而也不能用太過寬鬆的標準,因為人生關未過、心頭貪慾未平、卻想探討玄妙關的人佔絕大多數,這樣會使大家滿口胡言、走火入魔。個人認為,在人生關與鬼門關未過之前,不宜探討玄妙關現象,所有景象、聲音、靈感、夢境等,應全部當作幻覺,但是可以詳加紀錄,留待日後探討。

四、大道普傳

過去幾年中,仙宗因為紛亂導致人心向背,拜師人數逐年減少,已經到了式微存亡的地步,個人認為其中原因在於:

1 . 仙宗沒有做好普傳的工作,普傳必須符合普羅大眾的需求,讓沒有拜師的人,也能保持心靈快樂,與身體健康,讓仙宗對社會貢獻一分心力,也讓廣大道根子有一窺玄門內徑的機會。

2 . 對初入門的師兄姊來說,應該先由普傳的教材學起,先能每天固定做長生十二式、閉目養神,了解道家精神與風範(可以由清靜經、道德經等方面導讀入手),有了初步健康後,再學習入靜守竅。

3 . 不論靜功或動功,一開始要著重在活絡氣血的功夫,同時以精氣神的層次概念,讓大家明白:肉體、精神間有一種感覺力,古代稱氣感,驅動感覺力的主宰是意。在練習動、靜功的過程中,將動作、意識、配合呼吸中各種調息法,以身體體悟明白意與氣,並在太極拳中,以意運使招式,即能自由控制勁力的出入表現,瞬間儼然是武術高手。

4 . 以九轉求靜,意通,體會較深層的靜,進而在靜中,念與意逐漸放下的過程,逐漸體會神的存在,並在太極拳中,以神運使招式,即能在對打中,心神清明地迎敵找生剋,瞬間儼然成為一代太極拳宗師。

5 . 以九轉七返神守玄關求靜法,借引天地六合、三光三寶之力,進入更深的寂靜,打開玄門後返視,連通內外玄間,分清六神差別,此後守玄關時,才能入到性宮內部,之前都是守在外玄之外。分清氣、神不同的差異,往後入靜即能先閉氣以氣行九轉除雜念,入靜後,呼吸以自然為原則(若能自然胎元呼吸更佳),精神也不可注意身體與氣感,逐層入靜中「形、氣」將漸漸不再重要也不可再過度重視,在深層的靜中,最後只剩下六神而已。

6 . 此後才能接到,現在一般教學的教材內容。

對大多數修道人而言,其心中並不是下定決心要追求大道真諦,也就是「真理」,尤其大道所強調的是「自修自得」、「道法自然」,因此修道就成了在大自然中,以自己的身心來做修練的實驗、研究,相較而言,比較像是進行無聊單調的科學研究。

對普羅大眾而言,大家需要的是一個保持健康的運動(如長生十二式),能引導心情愉快的心靈成長,能與不同的人閒談交換一下生活中的點滴,對漫長一生能有一個寄託的目標。

仙宗嚴格來說不是宗教,不是用一些無法查證的說法來號 昭 ( 召 ) 信徒,希望信眾滿天下,捐善款做公益得保庇(雖然這是應當做的好事)。道家的精神,應該是看清問題的癥結點,實際解決問題、自修自得。例如自己的健康,需要去除不良生活習慣,保持健康飲食,運動活絡筋骨,靜心保持神識清明,自己如何照顧自己的肉體,就得到如何的健康,道家的手段是研究如何才是健康的生活,但是堅持選擇健康的生活,就是每個人自己的決定。

仙宗普傳的內容,應該是簡單的運動以活絡氣血(長生十二式)、簡單的靜坐以達到淨心養神的目的、道家追求真理解決事情的態度、溫和的性情、無私的奉獻。仙宗普傳,是要將這種精神普傳給世上所有人,而不局限於拜師與否。

普傳的考量如下,若能如此推動,是仙宗與世界之幸!

1 . 解決版權紛爭,將師尊所有資料,依時間順序集結完整,如舊約聖經般,供永世教學參考之用。

2 . 將弟子論述中有獨到見解者,依作者集結完整,如新約聖經般,供參考之用。(或許需要數百年才能完全研究明白,抱持整理研究的心態就好。)

3 . 於早上各地公園普傳長生十二式,不限拜師與否,為社會盡一點心力。

4 . 於各地區教室普傳基本靜坐與健康觀念,不限拜師與否,為社會盡一點心力。

5 . 定期舉辦共修大會,動靜兼修,宣揚道德文化,不限拜師與否,為社會盡一點心力。

6 . 每年舉辦學術研討會,針對單一主題,提出心得報告,接納不同意見,也發表自己看法,消除大家歧見(不是要統一,而是要互相了解)。

7 . 定期舉辦郊遊踏青納氣活動,將不同地區師兄姊聯誼在一塊。

8 . 對各種文化加以提倡,舉辦免費教學,並鼓勵師兄姊多方學習如書法、國術、舞蹈、中醫針灸、推拿按摩、解剖、病理、物理化學、經濟、圍棋 …… 等技藝。

9 . 鼓勵先進師兄姊將玄妙,化為實質的發明或建設,利益仙宗與世界大同。

五、面對三關之前先入靜

如果想面對三關的問題而心不靜,原則上只會勞其心神卻毫無結果,這就有如許多佛門信眾都在跟他們的大師們,請示人生觀的議題,可是大多開示了許多,回去心頭火一來,擋也擋不住。又如許多病人向醫生詢問口腔癌的原因,可是看到檳榔卻又忍不住吃了起來。如果心不靜,建議不要過度投入三關議題,耗費精神卻得不到助益,這不是道家所為。

那難道就任憑人生困擾糾纏心頭,酒色財氣耗損健康嗎?當然不是,應該多去除火氣,在心態上控制性情脾氣,功法上以平火止火之法,降低生理上三火對精神上的影響。凡事盡了責任,了無牽掛即可無愧於心,生活上以健康飲食減低過敏毒素,身體上淨心、活絡筋骨、長筋運動,健康之後自然能為自己與社會做出更多的犧牲奉獻。

有了更健康的身體,有了更多時間修行,則是要先活絡氣血入靜,在靜中細細體會精、氣、神的差異,性、神、意主宰的不同,慾火如何影響意,心頭火如何影響神,性火如何影響性,如何造成慾望的產生,自己的念頭由何而生,想講一句話的時候,如何由神,轉譯成意、感覺力,再轉譯成一字一句,又是如何挑選用這字,而不是用那個字。生活中的一切無不充滿了念頭、感覺(意)、神,只要能入靜就能細細觀察。而在平三火的過程中,也能逐漸掌握自己神、意的決定,這在古代就叫「火候」的控制。

有了「靜」與「火候」的控制,守竅才能用其輕巧,由念頭守竅、變氣感守竅、變意守竅、變神守竅、變靈性、六神守竅,運行路線亦是此理。此後再練三關九竅、九轉七返、三花五氣 …… 各種師尊所傳道功,才會有師尊所希望的結果。而個人認為不論如何:呼吸、九轉七返神守玄關求靜、六神統一等,都是一生中功法上時刻必練的重點,但是鬼門關、人生關、(玄妙關)的考驗,更能使自己對參修:關竅、神識火候、功法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有更深的體會。

入靜的方法太多我就不再提了,但是究竟在如何的狀況下會入靜?(這裡指的當然是初階的入靜,而靜的層次也非常多,必須一層層不斷到最深的寂靜。)

1 . 活絡氣血入靜(所有運氣的方式都是,包括九轉)

2 . 面壁枯禪入靜(岀家修行、離群索居,借長期靜坐入靜的各種方法皆是)

3 . 天地之力入靜(運用採、借、吸、取、合外借五法,專注之時自然入靜)

4 . 運動專注入靜(專注於武術或運動之中,因精氣神合一而自然入靜)

5 . 專心入靜(於各行業中專注於工作之上,會因入靜而有神來之筆)

第1項方式的優點是:一開始有事做不會無聊,而且日後如果因狀況而須重練靜功,很快就能恢復到原來入靜的層次,很適合入世修行時採用。缺點是細節很多,尤其是呼吸控制的方法、與意識火侯的運用,在不同層次的靜中,會有所不同,必須分清楚,在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組合。

第2項方式的優點是:功法本身不是那麼重要,越簡單越好。缺點是:入靜的過程必須岀家修練,成功者亦要耗費數年才有深層的靜功,只適合岀家修行,一旦入世煩心後,又要重頭面壁苦修。

第3項的優點是:快速通過靜功的各種關卡。缺點是:沒有循序漸進的整套歷程,較適合作為第1、2項的輔助方法。

第4項的優點是:靜的層次能明確的表現在之肢體動作上,而且對意、神的運用與驗證非常明確。缺點是:以運動達到入靜的過程,是伴隨體力大量消耗,不適合年紀 20 歲以上,因此較適合作為驗證1、2項靜功在入靜之後,檢驗精神表現於肉體高度支配效率的成效之用。

其中5項方式,因其無法累積長時間的靜,因此層次有所限制

至於檢驗自己靜的層次,是否有足夠資格研究鬼門關與人生關?其實在靜中的過程,是自己最清楚,然而自己檢驗顯然不客觀。用言語描述文字紀錄其實無濟於事,言語的活動本是即是念頭,不能檢驗意、神的高層次。

以發光來檢驗,先不論檢驗者的程度會有所影響,單就無形的光而言,有氣就能有光,當然在不同靜的層度中,光量都可以控制,而光的層次也有不同,但此層次上的不同差異極小,因此對檢驗靜的層次辨別度不佳。而以先進師兄入靜來檢驗新進師兄入靜情況,原則上是可行,但如果新進師兄在某些觀念上有極大偏差,將造成無可避免的錯誤,是無法檢驗出來的,而且無法服眾,因此也是在辨別度上有極大盲點。

個人推薦:以動功上精神對肢體的控制力,來表現靜的層次,再佐以先進師兄與新進師兄一起共同入靜打坐來檢驗。先視其在個人運動中對肢體控制力,所整體詮釋表現出的神韻,再以雙人互動中,念意神間互動交換,看其精神狀態轉換,與肢體表現上的互動,能更加清楚對方在精、氣、神上的各項優缺點,然後再視其在靜坐中的表現,即能有絕佳的辨別度。

而這種運動方式個人推薦:

1 . 太極拳與太極推手。(適合男性)

2 . 舞蹈與雙人舞。(適合女性)

六、鬼門關

鬼門關的主宰為元意,居於精竅內,細分為魂、魄,分別居於仙骨與陰蹻,精升化氣、精降為漏。主要問題為有縱慾之火,使人之精氣外漏,思淫慾奸邪,必須要先以前竅為止,以後竅為定,健旺精神推動胎元,克服不良飲食起居作息,自能健康。

所謂鬼門關指範圍包含陰蹻、仙骨及胎元,生理構造上為包含所有臟器,但以泌尿生殖系統為主(心、腎的神經電能衝動、包含自主神經系統、循環、荷爾蒙,與人生關有重大影響)。

陰蹻為魄,為三關中的精竅,其神經管轄範圍主要為泌尿生殖系統,當然也跟下肢運動有些許關係,而生殖系統的荷爾蒙,對大腦思維有明確影響。前方「止」竅為管生殖系統:進者死、止者生(對男性尤其明顯),若修練會使精氣旺盛,但也易下行而洩,原則上不要過度重視較好。後方「定」竅:守此為一,為練九轉等相關功法時,意、氣要收縮後注,氣關中的尾閭關前,先微微向後凝聚在定竅,則原本均勻分布在陰蹻周圍十二元覺的意、氣,自然合一而易於注入尾閭。如此在行氣時就不至於散漫,導致運行不暢。

仙骨為魂,其神經管轄範圍主要為下肢運動與感覺,當然也跟臟器有微薄關係,而仙骨的鍛鍊與整個脊柱有很大關係。脊柱健康如果受影響,心腎所蘊含的六神中的神、意,也會直接受到影響。至於鍛鍊法,因不在此次「三關」主要討論範圍內,故略過。

現在人雖然平均壽命延長,疾病與病痛卻比過去來的頻繁複雜,主要原因在於現在醫療雖然較過去發達有效率,可是人心思想卻越來越遠離道。普遍來說都有怠惰之心,如:飲食應該力求新鮮避免人工添加物與各種毒素,卻大多依賴外食與冰箱過度保存;生活起居應力求規律儉約,卻大多工作或狂歡過度;身體應該每日以運動活絡氣血淨心養神,卻大多生病再找醫生吃藥打針,如此身體長期透支,終究有藥石無效之日。

若以車子或機器來比喻人身構造,機器需要以電力或油料提供能源,定時保養上油,檢查機件磨損程度更換耗材,故障時進行檢測找出原因進行維修,如此才能長保運作正常。若似現代人對身體不重視的程度而言,就如同機器都不保養上油,油料品質不穩藏常有劣質、雜質造成傷害,機件常使用過度磨損嚴重卻都不更換耗材,待故障後卻又不仔細查明原因,隨便拿不適合的零件更換,因而很快造成機心損毀無法修復。人體就如機器般,需要仔細了解操作方法,使用上的限制,與定期保養的方式,若有不慎造成傷害,則需要研究造成原因,損害範圍與位置,修復補強更換的方式,選擇最適當的方法與零件加以修復,否則機件磨損老化後,將達到無法修復的程度。

鬼門關對男性特別重要,尤其下漏之初,體力尚健壯時,則會先有陰莖勃起現象,若在靜中細細觀察,則能發現一絲火氣下行,若置之不管,則漸漸起慾念,乃生理衝動所造成。此時若以平慾火之法,以中指點住精竅,吸氣縮罡,即能停止下漏,上升為氣,而勃起現象立即消除。但是真正重要的,還是自身的抉擇,慾火起時,究盡是要順從慾火而下漏,甚至讓其影響思維判斷,還是要止慾火內斂,使精氣滿盈,成為生活上的精力,或上升為氣、意,後注氣關九轉求靜修仙,這是可以選擇的,自修自得,切記!

火氣當然不是只有慾火而已,以五行而論,火氣亦會入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產生許多不同的病灶,簡單而論,都是脾氣暴躁、執念執著、與長期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引起。想求健康控制疾病,要注意下面幾點:

1 . 平三火,控制脾氣,與執著。

2 . 活絡氣血(如長生十二式,或全身推拿按摩敲打)

3 . 基本入靜,至少每日正午,要閉目淨心養神至少 30 分鐘。(尤其是 30 歲後,工作上耗費精神的女性,尤其是午後有心悸現象的人。)

4 . 飲食要求新鮮無加工與污染,生活要求固定起居時間、與固定養生時間,避免刺激食物等。

5 . 推動胎元八卦。(尤其是身體虛弱的男性)

6 . 瑜珈長筋術等拉筋,以後背兩大板筋為主,全身筋都要拉。

7 . 借地仙之術。

8 . 依疾病分類,深入分析研究。

9 . 每日固定付出時間:至少 2hr 以上才有維持的效果,至少 4hr 以上才可能有治療效果。

胎元其實跟鬼門關的修練關係亦很大,而不論要推動胎元八卦、或練習崑崙八卦卻病法,都要注意下面幾個重點:

1 . 以順推八卦方向來按摩,對健康的助益最大,自己推動每日至少十五分鐘不可間斷,且要注意淺層、中層、深層,不同壓力的大小與幅度、速度。

2 . 胎元竅穴原則上在臍內一吋三,但現在人多過胖,因此多會在更深的地方。(相同的,極瘦的人則會較淺。)

3 . 順推胎元八卦後,一定要配合推搓兩邊側腰與腰骨。

4 . 內臟有疾病者,不可做深層推運,以免刺激疾病。

5 . 胎元在普傳時可以多練,但是會氣走三陰,因此真正修道則要注意少練。

6 . 胎元健旺後,氣滿而易下洩,須當特別注意平火止慾。

7 . 運動上要配合:太極拳中的「虛五與十」。

8 . 靜中要特別注意胎元與胎元八卦,跟

a. 腰骨、真氣穴、精泉穴,

b. 陰蹻、尾閭、仙骨

c. 夾脊、腎竅,這三組竅穴間的聯繫。

而這四組竅穴(包含胎元一組),都是若有火候不慎、或意氣較濁,產生氣滯等現象時,較不致太容易引起太大病症。(長期仍會有病,切記!)

借地仙之術,指下列特別能引發長生智慧的外借功法:

1 . 採萬靈:尤其是草木精華(藥草更是重要)

2 . 取大小藥:如千年古木怪石。

3 . 合天地:如湧泉、真火、地理風水、地靈等。

除此之外三光也是不能少的。

疾病分析的部分,一般人只要研究跟自身疾病有關即可,但仙宗組織在普傳光大後,應以各中西醫師兄姊、及對各種疾病有成功對抗體驗師兄姊為主,分不同疾病組成小組研究,客觀蒐集資料以資研究,同時可給有相同疾病師兄姊參考,期能解開治療各種疾病,最快最好的配套措施,包括病因、病灶、中醫、西醫、靜功、動功、外借、推拿按摩等配合,需要多少時間能控制?等等因素,都要研究明白。

研究鬼門關時,自己身體狀況在健旺與衰老中不斷變化對抗過程中,可以發現健康狀況與感覺力(氣)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在靜中細細觀察運用感覺力的過程中,可見「意」主宰感覺力的神識運作痕跡,若能去除身體的束縛與雜念,借天地之力入靜,則感覺與意將逐漸清晰。

若有人在鬼門關方面通達而有所得,其表現出來的外在特徵,大略有下面的方向:

1 . 氣息細、綿、長,筋骨柔軟如嬰兒般,動作靈活,真氣旺盛暢通,雙目有神,無病痛。

2 . 對造成人體傷害與老化的各種原因,不論是不良飲食起居的影響,還是各種環境毒素的傷害,有相當的了解,並能實際並免傷害的發生。

3 . 對於保養長壽的方法、有深入的研究,能每日保持動靜功至少 2hr 以上,並能調節生活作習,達到相關的配合方式。

4 . 擅長地仙之術,對中西醫與各種療法有相當研究,能檢視自己與他人生理上的狀況,對各種動植物藥物或西藥有相當靈活的運用,能提供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 篇幅過長無法貼上,續貼下篇 )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