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99/3/8) 今天一早就懷著期待及輕鬆的心情到新龍崗報到,離開幼童軍訓練已有十年了,很喜歡看到幼童軍服務員忠誠、熱情、服務、投入的偉大情操,今天能有這個機會再回到新龍崗訓練,必定全力以赴。童軍活動能注重團隊秩序、紀律、品格及健康環保,實為培育青年學子生活處事能力。在工程繩結部分是新體驗,跟著隊員鋸竹、結繩、搭建炊事帳、炊事台籍餐桌等,搭建蒙古包也令人收穫滿滿,這次的課程不只是團康活動,也有童軍探索體驗活動,令人耳目一新。 晚上的野炊考驗同仁的廚藝,在大家團結合作下,終於飽餐一頓,夜晚還有小組討論分享時間,探討童軍教育的發展,哇!明天還有精彩的課程,我要快去睡,迎接未來。 ◆第二天(99/3/9) 一、今日天氣超寒冷,經過昨晚的風雨飄搖,帳棚也被吹得東倒西歪,還好藍狼們個個健在、頭腦清楚、精神飽滿的通過晨檢活動。 二、團集會有動有靜,有教育意義,也有小故事,范校長帶領的大行列有趣極了,大夥兒手牽手連成一線,在寒冷的天氣中,燃起了暖意。 三、今日的課程也很緊湊,令人不得不聚精會神,才能消化吸收,學員們專心聽講,認真參與活動,認真的程度令人佩服,童軍的歌曲教唱,令人精神振奮。 四、謝謝老狼們及staff 們的領導及教授,希望能將這種熱點帶回學校,引燃學生熱情。 ◆第三天(99/3/10) 經過二天的木章訓練,大家的感情更加融洽,距離更近了,童軍活動果然能給人信賴、幸福及合作學習,分享及成長。 蔡炳炎主任帶領的圓陣遊戲,雖然是剪刀、石頭、布的簡單活動,但大夥而能團結一致,齊心完成任務,隊伍在三人一家親、我們都是一家人、風在吹的遊戲中自然分組,回去後也可以教給小朋友或老師來做練習。 「搶救酷斯拉」的品格遊戲中,為了達成共同目標,大家集思廣益,共同想出解決方法,過程中難免七嘴八舌,精彩刺激,但在同心協力下,終於亂中有序,理出一套解決之道,完成共同的目標。 團集會的進程活動,體驗動、靜交錯的活動設計,從生理衛生、孝順故事、八方位及認識植物等,收穫豐富。 ◆第四天(99/3/11) 今天天氣晴朗,心情也放心許多,和藍小隊更活絡了,也更瞭解大家的優點,能有這個機緣和大家學習成長。 「探涉活動」及「大地遊戲」能讓大家動一動,在老狼的設計下,我們學習了探涉活動的實作及大地遊戲的競賽,再利用自製的安卡斯抓蛇時,考驗技術及耐性,笑聲不斷,這次的團集會有救援毛克利、認識有毒植物、藥用植物、昆蟲及礦物等富教育意義,也兼顧體能遊戲,回程中考驗觀察力,我竟然只發現一種,真是要再練習。 下午tea time 時間竟然來了重量級人物,那就是王處長,特地來營隊加油打氣,潭陽鮑瑤鋒校長也帶了水果上山來,看到校長真是意外!還有東新、新社高中、大南、美群等校的校長來探望,真是關心呀!也謝謝老狼們拋下校務,陪我們一起生活! ◆第五天(99/3/12) 能受到范國樑校長的探索體驗授課,非常榮幸,活動中聽到大家的分享,看到大家拼命的實作,想要完成目標,充分顯現出優質校長的智慧及魄力,但集合縣內菁英候用校長,大家往往七嘴八舌,想要理出頭緒來,這些探索體驗給我許多啟發。 勇敢、冷靜、信賴、包容、團結、合作、謹慎。 看到什麼?想到什麼?統整思維?將來準備作什麼?
176 期幼童軍服務員木章訓練----大蕃薯的迴響 新興國小范國樑 「木以幹直負重當樑棟,人因才俊含辛任公僕」 再一次恭喜三十一位即將擴大教育服務對象與層面,實踐個人教育理想的「準」校長們!我經常在籌劃、接辦各項職務與任務時,會不斷的問自己:「我準備好了嗎?」,這是 「童軍人」的慣性,同樣的,大蕃薯也要問:「您準備好要接任這個職務了嗎?」。 服務過無數次的童軍「木章訓練」、「木章基本訓練」課程,也主持過數次的「木章基本訓練」,但是卻是第一次主持「木章訓練」,而且是針對國小候用校長班的木章訓練課程, 是有一點壓力,但是童軍人的精神不就是遇到困難,不怕困難,解決問題的嗎?因此在與幾位工作伙伴充分討論、對話之後,立即將此次的木章訓練課程定調:這些準校長所受的 木章訓練不是要他們結訓後,在第一線親自帶領幼童軍們活動(當然校長願意放下身段也行),目標應該是讓候用校長們認識童軍教育活動,瞭解童軍教育活動的核心價值,進而 願意支持童軍教育活動在學校的推動。因此除了原有國家研習營規定的課程不能偷斤減兩之外,另外利用部分的零碎時間(將炊事時間減少),融入了「品德、品格」之探索體驗 教育元素,期待以人性化的課程模組,讓這一群未來即將經營一所學校的準校長們,願意在擔任校長的歷程中,給孩子更多元的學習機會。 每次辦理研習課程,我對自我的要求總是:如果課程活動無法讓參與的學員有所收穫,有所感動,那不如就不要辦。因此秉持童軍銘言中「準備」的精神,事前縝密的籌備工作是不可少的,包括:訓練組員團隊的組成、課程的調配、器材的準備、場地的規劃等,相信各位準校長們在新龍崗六天的訓練課程當中,應當感受深刻;不管是人、事、時、地、 物等各方面,我相信我們都已經「盡力」了! 同時自己也是以一個「過來人」、「先行者」的角色,雖不是完美,但也期待透過身教,讓每一位校長未來在經營學校的歷程中可以參考:認真努力可以將事情做完,唯有用心才 能把事情作「好」;「做完」與「做好」是有其不同的層面意義與價值。 特別感謝每一位伙伴盡心盡力的配合,誠如伙伴們在心得分享單中所言,校長的一份心,是老師的一片天,而老師的一份心,是小朋友的一片天!這是一個非常棒的「優質團 隊」,從團隊的表現當中,我們看到了未來大臺中市教育的新希望,這不正是每一位家長與孩子們所要的嗎?而各位準校長們的「校長」們同樣也展現了一個典範校長應該有的「風範」;在各位訓練的過程中,抽空前來新龍崗關心與慰勞大家,除了給伙伴們打氣、打打牙祭、勉勵之外,同時也給一樣是臺中縣服務團隊的這一群staff 工作伙伴鼓勵與加持(尤其是服務團隊當中有多位同樣是校長同業公會的校長們),這與各位將來到三峽國家教育研究院受訓時再去探訪,是有絕對的不同的「意義」,也絕對是各位可以學習成長的典範。感謝新社郭金蓮校長、中山周詩彥校長、豐原陳淑楚校長、土牛吳錦章校長、潭陽鮑瑤鋒校長、吉峰張永志校長、五福洪梓祥校長、九德劉紀盈校長、美群邱家麟校長、東新張蘭珠校長、光隆饒美蘭校長、鹿峰彭盈發校長、烏日方天佑校長、大南陳恩澤校長、明正詹鍾松校長、烏日國中宋淑娟校長、新社高中張烈鐘校長、大甲高中洪瑞宗老師、許清福校長、偉田烘焙坊陳先生、新濱食品詹先生等,臺中縣教育有各位的支持與用心真好!訓練組員當中,除了黃金柱校長、黃玉安校長、徐仲容校長、陳武鎗校長、張蘭珠校 長外,其他的工作伙伴分別服務於各個學校,因為合作共事許久,因此彼此間默契極佳,工作能力與態度也絕不在話下,同時他們在自己的服務單位也都身兼重任,但是並不會因 為他們在新龍崗服務而延宕了原本自己分內的教學與工作。「世敏與娜娜」伉儷是營隊活動中的定心石,長者的風範,永遠是我們後輩的楷模;「淑姿」的熱情與活力,各位見識 到了;「姝媛」小學妹的細心體貼,各位也感受到了;還有撐著傷腿,咬牙為各位留下美好回憶,負責照相的「育民」、默默奉獻服務的「威志」,以及「萬雙」、「炳炎」、「俊達」、「桂枝」、「瓊瑩」幾位兼辦行政工作的主任們,六天來必須山上山下不斷的往返,盡責盡職,我相信這些好伙伴,將來也必然會成為各位在經營校務歷程中,最棒的工作伙伴。我經常和同業公會的伙伴們分享:我們現在或許能撐得住自己服務單位的這一片天,但是我們能撐得了多久,快則三年、四年,慢則六、七、八年不等,當我們撐不住,或是時間到了非走不可時,誰來接續?因此身為校長,除了勇於任事外,積極培養後進與新生代,為我們的教育伙伴們構築更多他們可以展現與揮灑的舞台,絕對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任務。 童軍教育活動有其在學校當中存在與推廣的價值,許多校長、主任,乃至更多的教育工作伙伴因為不瞭解,而產生誤解,進而抵制與排斥童軍教育活動在校園當中的發展,不 知不覺當中卻成了剝奪孩子多元學習機會的劊子手。這種狀況,童軍總會乃至各縣市童軍會以及各級的義務服務員未善盡宣教,應負絕大部分的責任,但是伙伴們從第一天下午我 與大家分享的「世界童軍運動百年」影片當中應該也可以充分體認,這一個全世界自由民主國家所推崇的青少年運動,真的有如此的不堪嗎?本次幼童軍服務員木章訓練的目的, 也是希望從課程規劃與實作當中,讓受訓的準校長們能夠認識,什麼是「童軍運動」?如何運用童軍精神來經營好一所學校?以及所有義務服務工作伙伴在訓練服務歷程中,所展 現的童軍精神與態度。誠如開訓時和各位分享的,童軍與探索體驗沒有「專家」,學習與成長過程中,每一位伙伴都是彼此學習與成長進步的導師,伙伴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對象。 而「品德探索體驗教育」融入木章訓練的課程模組當中,是第一次的嘗試,同時也是各位迴響最大,享受最多的課程。誰說教育活動、學習課程、研習訓練活動一定非得正經 八百的正襟危坐著聽講上課,「寓教於樂」、「做中學」、「學中做」是我們早已知道並嫻熟的教育原理,但是真正進到教育現場,我們又做到了多少?老師的權威不一定要建立在道貌岸然的態度與神情上,同理,校長的威嚴也不必依賴頭上的「校長光環」與別人對自己的恭敬態度,有時如果校長能真正放下身段,貼近老師、孩童,才會是真正的一位受歡迎的領導者。感謝淡水商工張文松主任與豐南國中陳蓬生主任的跨刀相助,這也是大蕃薯不管在辦理「探索體驗教育工作坊」、「康輔研習」、「童軍團長探涉知能研習營」乃至本次的「木章訓練」所一貫秉持的理念,教育本一家人,我們服務的對象都是國家未來的下一代,又何須去區分國小、國中、高中,也唯有身為校長的我們心胸放開,「九年一貫」才能真正務實! 在整理受訓伙伴五天來的心得分享單時,邊咀嚼伙伴們對訓練課程的分享心得,也品味伙伴們對課程的感動與建議,同時也省思課程模組的配當是否可行,對所有受訓伙伴與 工作團隊而言,這確實是一次難忘的「童軍探索體驗之行」,除了課程的學習成長之外,也完全體驗到上蒼對我們的考驗;何其有幸,六天來,台灣所有的天候風貌都讓我們感受 體驗到了,辛苦自不在話下,但是也因為有這樣的深刻體驗,才讓我們的「革命感情」更加的深厚,誠如伙伴們在公開討論時所建議的,內心有「感動」,也有「衝動」,但不要忘 了要「行動」,如果能因為你我的努力,從「點」、「線」、「面」,慢慢的發揮「星火燎原」的教育功效,讓它發酵,我們為何不去做呢?這一群可愛、堅強又默契十足的工作團隊(在台灣教育界少見),如果您服務的學校有需要,隨時等候您的召喚,也願我們的教育環境因你我的用心與付出而更臻美好,達成我們心中「教育理想國」之願景。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