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台灣農業泰半已走入”自產自銷,自有品牌”的時代,有的業者其實已兼備多元身份了。
茶農加入農會成為會員,政府會輔導組織產銷班,透過農會及產銷班輔導行銷,茶農可自行販售也可交由農會行銷。茶農經世代傳承學習各種製茶技術而成為製茶師或成立行號,但是有的茶農還停留在單製某種茶品的階段,茶農茶商也因迎合消費者市場和降低成本,引進大陸進口茶混雜或加香料使消費者上癮。如果怕買到劣級假貨,直接與農會購買是較有保障,但也算多轉一手。
有一些茶商會創立自己的品牌,以其累積多年的品評技術自行投入種植設立茶園茶廠,但有的知名品牌只以與茶農訂契約包茶的方式,這中間也轉了一手。
基本上消費者如能對該茶出品的茶園和茶葉知識多了解,不亂貪便宜買到假貨而不自覺。建議可以用心找些符合: 茶農=農會輔導=百年茶行 ,自產自銷有品牌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