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藝術家性格

  • Share this:

一說: 藝術家型有其獨特的審美眼光,也強於放大個人和別人的缺點。 他們容易產生羨慕和妒忌的情緒,無論他們已有多高的成就和財富,總會找到不如別人之處而表現出鬱鬱寡歡。 他們的感情生活常處於若即若離的狀態,原因是他們會不自覺地做出不可理解的行為來試探對方的底線, 如果伴侶因此離去,他們就會認定:「你也與其他人一樣,不懂愛我」。當他們失去,才知道擁有的價值。

覺得有定義有偏差之處: 只能說學藝術的朋友,很難有完美分數與滿足感的個性,要不是這種龜毛堅持,想必對專業是一大傷害。當在自己領域自滿時,天有多大多高已經搞不清,只有資格當個井底之蛙,作繭自負。 但我想對喜愛的,是用生命與真性情去面對,是學藝術朋友的內心吧。 至於對感情與許多部分部份,此文章筆者應該跟學藝術的人有仇吧!完全的胡說八道!

二說: 這類型的人喜歡創作性的活動例如藝術、戲劇、工藝、舞蹈、音樂或文學創作。 他們一般來說都避免一些很有條理和重覆性的活動。 他們很有藝術天分-擅長文學創作、戲劇、工藝、音樂或藝術。 他們重視創作性的藝術-例如戲劇、音樂、藝術或文學家的作品。 他們認為自己很有表達能力、懂得創新、性格獨立。

覺得有定義有偏差之處: 只是不想在細節重複想太多:如果懂些藝術,絕對是喜歡而反覆練習, 從練習中仍享受與保有興趣,很難有所謂的天份,這又是刻板印象。

三說: 不修邊幅,專心執著,主觀性強,能為自己所熱愛的事物義無反顧, 討厭眼裡不美的事物,常常被人認為難溝通, 遇到同好或知音的人會把他當一輩子的知己,常不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

覺得有定義有偏差之處: 胡說八道的刻板印象,"認為難溝通",我想沒有個人願意跟不了解他的人談話吧,偏偏筆者這種人, 最愛批評論斷與分析人,很愛浪費時間,真正強於放大別人的缺點,與容易產生羨慕和妒忌的情緒的人。

四說: 凡是熟悉OO先生的人,都首先會喜歡他那種屬於真正的藝術家的性格。他生性坦率,為人真誠,無論談心談事談藝術,他都愛惡分 明,直抒己見。與此同時,他又是一位天賦頗高、修養全面的藝術家,敏感於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對藝術的“天下大事”總有辨析 和評論,並且在評論中表現出集宏觀論道與微觀體察的開合風儀。因此,與他的熟悉是一個從喜歡他性格到希望和他多做坦誠交流 的過程。

覺得有定義有偏差之處: 如果懂得行銷企劃,這完全是包裝文字,用在誰身上都可,不知在說啥?

五說: 藝術家脾氣 (寫給我的藝術老師) 以前談到學藝術,人們總覺得無出路,一種玩意,學藝術的人會脾氣不好,言行不正常,思想古怪等… 今時今日,很多家長都讓孩子學琴學畫學跳舞…學校及中心開辦的興趣班多不勝數,現在專上學府也開辦不少設計及藝術課程,學 生選擇多了,但質素及教學經驗好不好就見仁見智。要是跟一些臭脾氣兼無耐性的師父學藝,那就遭央了。 -經常聽聞有學生,因畫畫不好,老師就將學生的畫作撕毀掉在地上… -另一case在專上學府,阿sir續一品評,將全班不好的功課續一飛出窗外… -亦曾聽聞一位老師說,大專院校老師要求教art可加入一些粗俗字句,原因是入這行的工作文化及環境是粗老的。

這想起我當年在職訓就讀時的情況:記得當年year one教typography的“劉x輝”老師,拉了一個大垃圾筒入課室,評完學生的功課 便叫不合格的同學自行拋進垃圾筒內,另一姓余的阿sir俾分是玩性別歧視,男同學的功課是特別低分的... 好奇怪,為何教藝術的老師總是這樣???其他科如作文老師會這樣對待學生的功課,將不滿意的作文撕毀或飛出街嗎?!還好自己班 主任強調不會做這些事情。

別人的解釋是“呢的叫藝術家脾氣”喎! 我好明白每個老師都有個別style和教學方法,職訓的老師給我的感覺大部份都是很“囂張”,大概是認為自己“好有料”吧!另 一方面大部份學生不喜歡讀書,收生質素良莠不齊。某程度上我都挺欣賞部份老師既~每個老師都有其可取之處,無佢地一小小, 又點能成全我今日所有?!係咪?! 在我認為,學藝術是全人發展中「德、智、體、群、美」其中一科“普通”的科目。而且是一科很「理性」的科目。由中學時選修美術科開始,畢業後在“官塘職業訓練中心”及“中文大學”修讀相關課程,聽講座、上水墨畫班…一直至今都未間 斷過,當中不少大師父其實表現都很“理性”、“冷靜”,解釋很客觀,頭腦清晰,沒有想像中的藝術家脾氣和高傲,或說話抽像

得令人摸不著頭腦等,很多人聽完都很佩服,沒有架子,道行和修為都很高。 由小孩學習畫一幅畫,過程由“唔似、變似、再變唔似”(大師)的過程,要建立個人風格,自成一體,不是數年才能達成,究竟 藝術老師抱著什麼態度去對待藝術、教學和別人,這算是“有性格”,有“藝術家脾氣”的大師父吧?!最好要話俾人知我教緊既係 “高級藝術”?! 但唔好意思!我就真係無咁既興趣跟呢的“所謂”大師父學藝了。

http://fredashcha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92042

覺得有定義有偏差之處: 基本上我個人覺得這文章很對,個人品格與修養基本上跟學什麼應該沒太大關係,這是我最討厭的人。 還有對藝術人的評論,要記得看此網頁的留言啊!

六說: 日本SAZABY聯盟社長 鈴木陸三 M型化,更要搶中價位路線  /  遠見雜誌

一般人印象中的日本大公司社長,總是西裝革履、領帶筆挺,做起事一板一眼、不茍言笑,給人嚴肅的距離感。眼前剛下飛機、準備參加隔天旗下餐飲品牌Afternoon Tea(午茶風光)在台開幕記者會的日本SAZABY聯盟社長鈴木陸三,卻完全 顛覆了這樣的刻板形象。 摘下黑帽,露出一頭白髮的鈴木陸三,穿著琵琶釦的唐裝,配上鑲著銀色中國龍別針的西裝外套,左邊深灰色的褲子上,還留有粗 細不等的黑色線條。這樣看似無意,卻又風格獨具的穿著打扮,就像服裝或產品發表會最後出場謝幕的設計師,也是日本人口中的 「藝術家」。 訪談中,已經62歲的鈴木陸三,身體裡就像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彼得潘,不時開玩笑形容自己「半調子,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每天 都在玩,不認真工作」,或是「放蕩不羈」,一副標準的藝術家性格。 難怪就連因同為美國星巴克(Starbucks)引進者結識,進而和他相交多年的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以及台灣星巴克總經理徐光 宇,都一度誤認為鈴木陸三是如假包換的設計師。

SAZABY起源歐洲旅行

36年來,SAZABY已經成為旗下擁有23個品牌,版圖橫跨餐飲、時尚領域的日本上市公司,甚至手握Starbucks、Camper等國際大品 牌在日本的經營權。去年SAZABY年營收達900億日圓(近270億台幣),不包括日本星巴克800億日圓的營業額。

覺得有定義有偏差之處: 藝術家,我覺得最好解釋的方式是有自己想法的大頑童,因為是頑童,所以什麼事都擁有熱情與興趣。 別人問我我的專業是什麼,我老是說的ㄧ句話:1+1可以不等於2。那就是我的專業,所有事都擁有無限解答。但文章中的"一副標準的藝術家性格",我想又是筆者不知道如何定義了吧。

由此可見,「藝術家性格」這個形容詞應該不是什麼恭維吧! 對藝術超級大外行的人們,又愛批評又愛論斷,「藝術家性格」就成了她們對學藝術的人不明瞭的下的定解。 就像學音樂的,專業大致分為創作、演奏、教學、研究、後製...等,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音樂家勒?

1+1不等於2。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