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子宮頸抹片重不重要?一項有關台灣地區女性癌症流行病學研究成果發現,健保局實施子宮頸抹片前後五年的原位癌發生率竟然差了400多倍。醫師提醒30歲以上婦女,務必定期接受抹片檢查。
調查也發現,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是導致台灣婦女子宮頸癌病變的主要危險因子,高達八成三的高度病變可歸因於HPV感染,感染者罹患子宮頸癌病變的機率是沒有感染HPV者的53.1倍。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教授游山林,今天在台灣醫學會上發表了「台灣地區女性癌症之流行病學特徵與多重危險因子」,提醒婦女多多疼惜自己,務必接受子宮頸癌等各項健檢。
游山林表示,與國外相較,台灣女性子宮頸癌罹患率偏高,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上升,所幸原位癌發生率明顯上升,惡性侵襲性子宮頸癌則顯著下降,原因就在於子宮頸抹片篩檢政策。
執行這部分研究計畫的台北市立婦幼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程劭佩表示,分析了健保局實施子宮頸抹片免費篩檢的前後五年的資料,得到了驚人的數據。
那就是該項政策實施後五年的子宮頸癌原位癌篩檢率,竟然是實施前五年的400多倍,程劭佩指出,這應該歸功於國內年滿30歲婦女抹片檢查的健保政策。
病例對照顯示,高腰臀比值、高血清膽固醇濃度、以及遭受HPV感染等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病變的比率較高,具有家族史者也是危險族群之一。
至於乳癌方面,初經年齡越早、停經年齡越晚以及身體肥胖等婦女,有較高發生乳癌的危險性;懷孕次數較高者,則較不會罹患乳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