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洪凱音】
今年油價、物價上漲好幾波,就是薪水沒調漲。六年級的小均好不容易存到頭期款,買了一輛國產小型房車,聽到全險保費超過5萬元,竟然等於車價的十分之1,對存款剛失血的小均來說,實在吃不消。
小均考慮,僅保政策強制汽車責任險以及100萬元第三人責任險,幾千元就可全部搞定,其餘的甲式車體險、失竊險全部保障全部取消,以省下大筆鈔票。
保險專家表示,新車第一年投保且屬熱門車款,失竊率絕對比三年以上車齡者高出好幾倍,如果為了預算考量,小均不妨先從保費最貴的甲式車體損失險著手,因為這項保險支出,就占了4萬元左右,大約是整體車險保費的八成左右。
原來,市面上販售的車體損失險主要分為甲式、乙式及丙式三種,對想省錢的小均來說,可優先考慮投保最便宜的丙式車體險,年保費大約1.2萬元,等於省下近3萬元,進而保留失竊險、第三人責任險或乘客險等基本保障。
專家提醒,保險商品一分錢、一分貨,以甲式車體損失險為例,保障當然最完全,除了碰撞損失外,即使遭不明人士刮傷車體、墜落物砸傷等,只要保單契約中未特別載明不保事項,都可獲得理賠,實在很寬鬆。
而丙式車體損失險,卻僅有在「車輛」相互碰撞、擦撞所導致的毀損,在確認事故的對方車輛後,保險公司才能負起賠償責任。 【2006/08/0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