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通路加持 保險賣相好

  • Share this:

近期壽險市場風起雲湧,隨著歐系壽險公司陸續撤出或縮小在台經營規模,賣家類型已從以傳統業務部隊為主的保險公司,蔓延至銀行通路為主保險公司。

做投資決策,不僅要看「機會」,也要評估「挑戰」。併購以業務部隊為主的保險公司,可藉機將業務部隊一舉衝到上萬人的經濟規模;挑戰則是國內若實施40號公報,必須為新併入的老保單提列高額準備金。

至於併購以銀行通路為主的保險公司,一般認為,金控公司興起後,各金控旗下幾乎都有自己的銀行通路,加上老行庫紛紛與外商壽險公司合資設立壽險公司,市場上的銀行通路愈來愈壁壘分明,以銀行保險為主、又無金控當靠山的壽險公司恐將式微。

不過,熟稔銀行通路的壽險人士倒認為,併購以銀行保險為主的公司,可以買下現成的團隊、銷售平台及客戶群,等於「花錢撿現成」,對有意進一步發展銀行通路的買家仍具相當價值。

此外,以銀保業務為主的保險公司,銷售商品多以投資型保單為主,沒有高預定利率保單的包袱,未來增提責任準備金的風險也較低。「有機會、低挑戰」或許將使銀保通路為主的歐系壽險公司相較更具賣相。

金融風暴催化國內壽險市場走向整併,經濟大環境變化更左右併購後的效益。以投資型保單業務為主的公司,在現階段利率走低時,擁有較不受利率波動等經營風險的優勢;若景氣翻揚,傳統型保單業務的利潤空間則相對較大。

因此壽險業考量併購案,除了初期要看買家如何運用價值,後續還得看大環境演變,沒有絕對的好壞。

【2009/02/26 經濟日報】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