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福佑宮

  • Share this:

時間: 2012 年 12 月 2 日 地點: 淡水福佑宮(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00號) 交通方式: 可搭乘臺北捷運淡水線至淡水站,出站後左轉往中正路方向步行約莫十來分鐘即可抵達。 【淡水福佑宮簡介】 引自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網站 早期移民來臺灣必須橫渡黑水溝,面對前途茫茫未可知的未來,因而先民對於海上守護女神媽祖格外重視。淡水河是清代移民進入臺北盆地的重要門戶,淡水成為北臺灣貨物集散地,在清代中葉福佑宮前緊鄰碼頭,於是福佑宮成為淡水發展的起點。福佑宮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 1782 ),至嘉慶元年( 1796 )落成,捐建者涵蓋了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永定、漳州、以及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這是因為滬尾港是清乾隆至嘉慶年間臺北盆地登陸的重要口岸,所以能匯聚如此多不同本籍出身人士捐獻。 光緒十年( 1884 )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北臺灣的重要港口,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阻止法國戰艦進港,在這場戰役流傳下的神奇傳說:在戰況激烈時,觀世音菩薩、媽祖、祖師爺等,曾顯靈助陣,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光緒十二年( 1886 )巡撫劉銘傳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 福佑宮是淡水最老的廟,兩側街市是淡水最早的街道,由它的位置,可以看出早期淡水發展的情形。廟前的中正路又叫「下街」,在清朝末年稱做「滬尾街」,往東是為公館口,因為嘉慶年間有何姓望族興建了一座四合院用來堆置穀物、接待親友並充當交易商貨之所,往西叫做新店子,以前是洋人居住活動的地區。 如今經過二百多年世事全非,原來透過廟埕可以直接面對淡水河,現在已經被公有市場所遮擋,老街也因為道路拓寬的關係已經失去原來的樣貌。 【隨筆】 淡水是臺灣古老的鄉鎮,早在明末顧炎武所撰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當中,就有:「今琉球告急,屬國為俘,而沿海姦民揚帆無忌,萬一倭奴竊據,窺及雞籠淡水,此輩或從而勾引門庭之寇,可不為大憂乎」,「淡水」二字即已出現。一直到雍正二年,黃叔璥的《臺海使搓錄》才出現「虎尾」這個「滬尾」的原始地名。由此觀之,「淡水」反而是「滬尾」的古稱。 在臺灣,有閩南移民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媽祖廟,淡水這個天然良港當然不例外,福佑宮就座落在古淡水港口,面向淡水河,是滬尾街發展的中心。昔日為了指引海上作業船隻回港,還曾經建造望高樓,以燃燒油燈所發出的光線為漁民們指引方向。然望高樓於日據時期遭到拆除,今只能透過福佑宮裡的碑紀見證這段歷史。 如今的淡水福佑宮是臺灣地區國家的第三級古蹟,為閩南式廟宇建築,格局為兩殿兩廊,裝飾多以石材為主。三川殿正面為五開間,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龍柱,三川殿由一對觀音石打造而成的八角石柱支撐,上方刻有對聯,下方柱珠則雕有駿馬與法器。屋身立面及龍虎雙堵皆為石雕裝飾,或許與淡水多雨潮濕,木材容易腐爛有關。門前石獅一如其它古廟,採公獅開口,母獅閉嘴的型態。正脊上方為雙龍護珠,多剪黏作品,剝落的外觀反而透露出時代更迭感。垂脊牌頭的交趾陶雖稱不上精緻,但卻也顯得古樸有味。不過因為三川殿空間狹窄,且廟方也未於中門設置柵門,因此泰半信徒多從正門進出,頗讓人有悖禮之慨。 進入三川殿後除了前拜亭,靠近天井的位置尚有一亭,此空間為戲亭所使用,稱為「前殿帶後軒」,與鹿港龍山寺格局相同。天井處已被挪作祭拜空間使用,這也是臺灣北部廟宇常見的空間利用,不過阿中不太喜歡這樣的擺設,覺得北部的廟總把信徒和神像隔得老遠,有點疏離。經過穿廊抬頭欣賞,會發現這裡的「圓光」雕飾,並不是一般常見的鏤雕工法,而是採實雕,猜想應該也與氣候潮濕有關。穿過天井便是正殿,媽祖娘娘高坐神龕之內,左右配祀觀世音菩薩與水仙尊王。鎮殿媽體態雍容,垂目俯視眾生。前方除了有一對千順兩將軍像,正殿的神桌上還有另一對較小的兩將軍金身,造型顯得更為威武有力,讓人望之生畏。正殿上方高懸「翌天昭佑」匾,為中法戰爭時,劉銘傳認為媽祖助戰有功而奏請光緒皇帝所頒賜。另「靈奠海邦」匾則是嘉慶二年由信徒所集資捐獻,同樣為福佑宮之珍藏寶物。 左右護龍尚有供奉其他神祇,包涵六十甲子太歲、武財神、福德正神、月老…等。鐘鼓樓則剛落成不久,石雕精緻,多取材民間故事與媽祖傳說,雖非古蹟,同樣也值得一看。 阿中參訪的當天天氣並不好,雨不斷的下著,因此拍攝工作相對難以進行,看著淡水中正路熙來攘往的旅客,或有人停下腳步進入廟堂行禮,或有人駐足取景留念,這座百年古蹟就如同媽祖婆一樣,歡迎著百年過客的造訪,撫慰著蒼生的心靈,下回來到淡水福佑宮,請下您的腳步,靜靜欣賞廟堂的匠師們的獨具心思,相信能為您的旅程留下深刻的回憶。

進入三川殿後除了前拜亭,靠近天井的位置尚有一亭,此空間為戲亭所使用,稱為「前殿帶後軒」,與鹿港龍山寺格局相同。 鎮殿媽體態雍容,垂目俯視眾生。 正殿的神桌上還有另一對較小的兩將軍金身,造型顯得更為威武有力,讓人望之生畏。 【淡水福佑宮相簿】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