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2 年 9 月 27 日 地點: 彰化員林福寧宮(彰化縣員林鎮中山路二段26號) 交通方式: 搭乘火車至員林火車站,出站後步行遇中山路左轉不需五分鐘即可抵達。 【彰化員林福寧宮簡介】 引自 網站 員林福寧宮俗稱媽祖宮廟宇由來已久,肇造於前清康熙五十年間,始建於雍正四年之廣福宮,後經閩粵籍來台之先民,因生活習俗與語言不同而協議各自供奉,廣寧宮〈王爺宮〉供奉三山國王,本宮供奉媽祖即天上聖母,其香火之盛,信徒之眾乃居各神祇之冠。本宮奉祀之媽祖相傳為湄洲二媽〈金身為軟身打造〉,在明末清初時由先民恭請來台,並暫厝於鹿港天后宮,建宮後領有武東,武西,燕霧下堡,廣褒等七十二庄焉同奉祭祀之尊神朔其來源可謂之悠久。 由於協議分宮奉祀在七十二庄眾信意願下,並組有春蘭社〈負責元宵 . 聖誕 . 接香等事宜〉,夏璋社,秋祠誠社〈負責主辦中元普渡與重陽佳節之慶典〉,薪火和相傳至今猶存本宮〈今春蘭社主委曹金堆,秋祠誠社由謝然靡、江朝富、賴炳煌、黃兵等負責,夏璋社由劉尊樹負責〉,協議後由秋祠誠社發動捐獻購置廟地新建〈當時舊址乃為今中正路彰銀對面〉,距今已有二百六十餘年歷史,其間曾多次組團遠赴湄洲祖進香,後因廟貌簡陋歷經乾隆、嘉慶年代數次修繕,且經費時時困挫至道光二十八〈西元一八八四年〉,蒙地方士紳黃清桂捐獻私產五甲餘充做本宮基金,〈後因正府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幾乎被放領殆盡〉,於光緒乙酉年〈西元一八八五年〉由黃賜鏡主持修繕。至於今之廟址乃係民國十五年即大正十五年〈昭和元年〉之時任大總理江秋陽、林玉池、黃添池、賴墩厚、江玉書及副總理魏錫清、江滄浪、黃鑾卿等諸董事因感舊廟不雅,且傾斜不堪利用,而興起遷移興建之動議,而決定於現址興建,於當年仲冬開工至民國十七年竣工,歷經四年後舉行青醮慶典。 本宮歷經日據時代,台灣光復之後本宮所有各社之土地年年收為祭祀及修繕之費用,因管理不周遂被侵占頗多,於民國七十二年經政府極力輔導並成立管理委員會,由於廟貌年久未修經決議耗資新台幣數百萬整修方有今日莊嚴之廟堂,並蒙諸善信之通力協助共襄廟務,在媽祖保佑之下香火鼎盛綿延不絕,為後世永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