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2 年 8 月 15 日 地點: 臺南土城鹿耳門聖母廟(臺南市安南區城安路160號) 交通方式: 可於臺南火車站前搭乘臺灣好行公車 88 或 99 路,至聖母廟站下車即可抵達。 【臺南土城鹿耳門聖母廟簡介】 引自 鹿耳門聖母廟 網站
鹿耳門聖母廟位於臺灣西南沿海、占臺江西緣北線尾嶼北邊的鹿耳門嶼上。十二世紀末葉早已隨著漁民的東來而駕臨鹿耳門嶼;最遲於十七世紀初葉,棲居北線尾與鹿耳門嶼的海商漁夫已築有草廟奉祀。時廟凡三落:前殿奉祀水仙尊王中殿主祀天上聖母,後殿供奉佛祖。此即鹿耳門聖母廟之創建,其所奉祀的天上聖母一座三尊,信徒尊稱曰『鹿耳門媽』。 明永曆十五年(一六六一),大明招討大將軍延平王鄭成功,為收復其父鄭芝龍原所經營的故土,矢志驅逐據臺的荷人,進取臺灣以作抗清復明之基地。鄭王座艦行抵鹿耳門外時已潮退水淺,無法進港。鄭王命設香案,冠帶禱告,祈求皇天列祖賜助潮水;並乘後潮之際,下小船由鹿耳門嶼登岸踏勘營地,見聖母廟,乃入內焚香默禱,祈求鹿耳門媽顯靈庇佑。鄭王返艦後不久,潮水果然較平時加漲,鄭軍四百戰艦遂得魚貫渡過天險鹿耳門港道,駛入台江,殲滅荷方水陸兩軍,大獲全勝,奠定驅荷開台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