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目井開拓之初,居民僅數十戶,素以農為業,生活儉樸 , 風美而俗純。為求精神寄託,於乾隆四十四年歲次乙亥年 ( 公元一七七九年 ) 於本址建一福德祠,奉祀福德正神。依林氏家傳云:先民林安靜先生於乾隆四十九年歲次甲辰 ( 公元一七八四年 ) 攜眷字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慶湖保方保社遷徙來台,隨身奉迎天上聖母二媽之神像以為護佑,而定居鳳山縣內惟庄龍目井社,並將聖母供奉家中,爾後居民已擲筊請示,悉二媽擬在此 ( 龍吐甘泉穴 ) 駐駕,可與福德正神同祠,供信眾膜拜,嗣有林先生鑒於廟宇侷促於一隅有失崇仰之誠,而發動居民捐資擴建,同時增雕大媽、三媽金尊仍與福德正神合祀,此後,香煙鼎盛,神威遠播,而為居民之信仰中心及聚會聯誼之場所。 民國十八年歲次己巳 ( 公元一九二九年 ) 信徒行商廈門,順道往湄洲請回湄洲媽以尊奉之於廟,迨民國二十一年歲次壬申 ( 公元一九三二年 ) 季春,發起第二次重修,獲境內居民一致響應,使廟貌煥然一新,同時鳳聖母旨意將本宮訂名為『龍泉宮』,主祀天上聖母並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左右護法等。 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 ( 公元一九四七年 ) 再籌募第三次重修,同時增建兩廊廂房,竣工落成後,並由管理人召集信徒議決,於民國五十三年歲次甲辰 ( 公元一九六四年 ) 農曆三月十八日,舉行慶成三朝祈安清醮及聖母出巡遶境大典,可謂盛況空前。 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 ( 公元一九九二年 ) 召開董事會採信徒之決議,成立修建委員會,共策修建事宜,擇於同年仲春舉行動土典禮,是年桐月正式鳩工籌資興建,廟坐西向東,建坪八十餘坪。本廟地原屬國家財產局所有,欣經立法委員林先生協助如期完成承購手續,度時四稔,賴眾善信捐資出力,集腋成裘,主事者殫情竭靈,經之營之,使工程順利完竣,殊堪敬佩,令宮殿之規模今非昔比,美輪美奐 , ,廟貌巍然,新雕之大媽、二媽、三媽神栩栩如生,莊嚴肅又陪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六十太歲星君、千里眼順風耳、黑虎將軍等,聖母義女會成立更為本宮之特色,現有成員一百四十餘素協助宮中事務及香客之接待,甚獲各界稱譽,歲次戊辰 ( 公元一九八八年 ) 興工同年,本宮董先生,趁大陸行商之餘,於湄洲請回軟身聖母神像乙,回宮奉祀以續本宮與祖廟香火之緣,後擇於八十五年歲次丙子 ( 公元一九九六年 ) 八月十日舉行慶成五朝祈安清醮大典及聖母進香出巡遶境,藉以虔祈風調雨順 , 國泰民安,從此聖母之靈威赫濯必盛於千秋萬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