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笨南港天后宮

  • Share this:

時間: 2012 年 9 月 22 日 地點: 新港笨南港天后宮(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58號) 交通方式: 搭乘火車至嘉義火車站,轉搭嘉義客運往北港路線,至水仙宮站下車再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 【新港笨南港天后宮簡介】 引自 神靈佛現 部落格 笨港是台灣早期的河口港,十七世紀初已有漢人來此,因位處嘉南平原腹地廣大,吸引大陸沿海地區移民前來墾殖,形成聚落,清康熙中葉,發展而成街市,即「笨港街」,諸羅縣志載:笨港街,距縣治 三十公里 ,商賈輳集「台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笨港街移民以福建省泉州、漳州人士居多,汀州籍人士為數較少。 笨港街的汀州人,群居於笨港「街尾」一帶,相傳有族人來台時攜帶自汀州府「天妃廟」的媽祖神像,奉祀家中供大家膜拜,由於神威顯赫,眾人提倡歸公,於清康熙五十二年( 1713 年)正式在街尾地段草創「天后宮」,初建格局不大,由笨港街汀州人士共同管理。廟址在笨港仁和街尾,即今福德堂土地公廟右側,廟前有榕樹二株,及古井一口,由於庇佑眾民,香火漸興,當時街民每有遠行,必求本宮媽祖「香火」,保佑平安,緣有笨南港街民「楊謙」,在雍正年間,因彰化設縣,應聘往彰化為窯工,攜帶天后宮香火庇佑,而將香火置放在窯廠,因夜間常現神光,屢現神蹟,香火日盛,乾隆初年,居民發起建廟稱「南瑤宮」,此後每年回笨港天后宮進香,南瑤宮信徒直呼笨港天后宮媽祖為「祖家媽」, 因此「祖家媽」成為笨港天后宮「媽祖」的稱呼。

天后宮曾遭天災損毀,之後廟內神明移駕楊謙後代家祠奉祀與,位在舊稱「街尾」處,即土地公廟旁,日據大正六年( 1917 年)、昭和十年( 1935 年),彰化南瑤宮前來進香,在楊家舉行換龍袍、進香儀式。民國五十年媽祖指示,欲移駕水仙宮,經委員會派員與楊氏商議,將媽祖神像恭請駐駕水仙宮,香火漸次恢復,往後彰化「南瑤宮」笨港進香,也在水仙宮媽祖殿前行儀,由於「祖家媽」神威顯赫,香火興盛,信徒因而重建「天后宮」。民國八十七年新廟開工興建,歷五年完成基礎工程(共四三O坪),媽祖殿、川殿,經媽祖指示擇於 民國九十一年十月十日 入火安座,開啟新建天后宮廟門,信徒自水仙宮恭迎「祖家媽」到新廟永鎮天后宮,「祖家媽」結束在水仙宮四十年的駐駕,天后宮在傾毀之後,重建於笨南港,天人同慶,復振香火。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