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塑化劑污染衛教手冊

  • Share this:

食品中塑化劑污染衛教手冊

一、什麼是起雲劑 ?

起雲劑是一種合法的複方食品添加物,幫助食品的乳化,常添加在運動飲料、果汁及果凍等。也可能作為乳化香科而用在優酪或果汁等粉末食品中。

二、什麼是塑化劑 ?

塑化劑並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工業上塑化劑是塑膠製品成型時的添加物,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項,但使用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稱為鄰苯 二甲 酸酯類的化合物;例如: DEHP 、 DINP 、 DBP 、 DIDP 、 BBP 、 DNOP 、 DEP 、及 DMP 。

三、什麼是 DEHP ?

DEHP 為塑膠製品常用之ㄧ種塑化劑,無色、無味的液體。因可 用於 食物包材、醫療用血袋、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所以在日常生活環境中也有少量 DEHP 存在。

四、塑化劑在哪裡?除了違法添加在食品,還有沒有哪些地方有塑化劑?

此次事件是不法廠商非法添加塑化劑至食品中, 故造成 部分食品檢出 DEHP 濃度 偏高,致攝入後其暴露劑量 高於歐盟規範 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

除了這次的違法使用事件以外,依目前國際上的現況,塑化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其實非常廣,一般人平時即會接觸到,民眾若將各類物品送驗,有許多會檢出少量塑化劑,並不奇怪;只是這種日常接觸的量較低。但各種來源的接觸加起來,仍可能形成相關可觀的暴露量,為此,各國乃訂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以 DEHP 為例,國際所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在 0.02~0.14 毫克 / 公斤之間,以 60 公斤 成人為例,每日攝取總量不應超過 1.2~8.4 毫克。

塑化劑存在環境中許多地方,包括:

1. 塑膠製品:被加在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的油包、塑膠拼接地板、電線塑膠外皮或塑膠材質的醫療用品等塑膠製品中;塑化劑會經由食品外包裝或保鮮膜之塑膠包材或容器滲出而污染食物,或在微波、蒸煮、加熱或盛裝油脂含量較高的食物時,更易滲出而污染食物, 亦會逸散於空氣中, 冷凝後吸附於室內灰塵。

2. 定香劑:被用來作「定香劑」,可存在於有香味的化粧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以及

3. 製藥:用於藥品與保健食品的膜衣、膠囊、懸浮液 …… 等。

五、是不是吃過受 DEHP 污染的食品或飲料,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塑化劑並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立即危害,長期大量攝取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慢性影響。停止暴露後,體內之塑化劑即可快速排出體外,目前世界各國對 DEHP 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 (TDI) 上限範圍為 0.02~0.14 毫克 / 公斤,以 60 公斤 成人為例,每日攝取量上限為 1.2~8.4 毫克。

六、 DEHP 的毒性為何?

DEHP 對動物的急性毒性低,但在長期大量暴露下,可能具有干擾內分泌系統及環境荷爾蒙效應。至於致癌性部分,過去曾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長期大量的暴露會誘發肝癌;但對人類致癌性之影響尚無證據。

塑化劑可經由呼吸、食入及皮膚吸收進入人體。 根據國內外有限的人類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並參考 DEHP 對於動物之可能影響, DEHP 長期高劑量暴露對人體的 主要健康風險 為生殖毒性,對男性胎兒及男童理論上的顧慮,包括 睪丸發育不良、男嬰生殖器到肛門的距離較短 、青春期產生男性女乳症、 成年男性精蟲數較少; 而在女童則 懷疑 可能引發性早熟,使 月經與乳房發育等 第二性徵提早於 8 歲前出現。

動物研究發現,雄性動物即使發生睪丸萎縮現象,仍 可 在停止暴露後 65 天回復生殖功能;如果 補充維生素 C 等 抗氧化劑,可提前在 45 天恢復。

七、進入人體的塑化劑會排出體外嗎?多久才會排出?

人體試驗研究顯示 DEHP 進入人體後,在 12~24 小時內約有一半的量可快速代謝藉由尿液排出體外;絕大部分的 DEHP 可於 24~48 小時由尿液或糞便排出。 DINP 亦會被人體迅速排出或代謝, 72 小時內有 85% 由糞便中排出,其餘部分主要由尿液排出。

由於體內代謝很快,加上前述對動物影響的可逆性,因此,當民眾擔心塑化劑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最重要、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一、立即停止使用含塑化劑的食物、化妝品,二、養成多吃蔬果、多喝開水、多運動的習慣,加速將塑化劑排出!

八、對於塑化劑可能的危害,政府提供哪些服務?

衛生署提醒,孕婦、幼童、青少年以及育齡的男女性應特別注意避免塑化劑危害,尤其是孕婦與幼童。對於可能的危害,政府除了開設塑化劑諮詢門診,教育部也將在學生健檢中納入相關的身體檢查,此外,對於孕婦與嬰幼兒的影響,則是透過產前健檢諮詢、新生兒身體檢查以及 7 次兒童健康檢查,幫民眾進行檢查與追蹤。

九、有哪些產品被查獲違法添加 DEHP?

根據衛生署的公告, 5 月 31 日 起,「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及「膠狀粉狀之劑型」等五大類食品廠商需提出安全證明方能販售,有關『食品中檢出塑化劑清單』,可以上網( http://www.fda.gov.tw/ )查閱清單訊息,如果對所購買的食品有懷疑,請立即停止食用,並多吃富含水分及維他命的蔬果、白開水及湯品等,可以加速塑化劑的排出 。

十、是不是應該要驗血或驗尿,看看體內有沒有塑化劑?

環境衛生與相關醫學會皆認為一般民眾驗血或驗尿的意義不大。原因是 DEHP 在體內代謝很快,停用後不易檢驗到;若正好被檢驗到,反映的主要是近期的暴露。目前並沒有可靠的抽血或驗尿方法,可檢驗出過去長期接觸到塑化劑的程度。

比較可行的是民眾可從政府公布的名單與自身飲食與生活習慣中,檢視自己是否是接觸塑化劑的高危險群,並依「 5 少 5 多」減塑 撇步 ,減少暴露;若還有高度疑慮,可以洽塑化劑諮詢門診,由醫師對身體進行檢查,來瞭解有無受到影響。

十一、懷孕的我需不需要去接受特別產檢呢 ?

婦產科醫學會表示,產檢不易看出胎兒有無生殖系統影響,只能出生後觀察。人體試驗研究顯示 DEHP 及 DINP 進入人體後,絕大部分在 24~72 小時內可由尿液或糞便排出。孕婦應定期產檢,應均衡飲食,及攝取天然未加工食品,多吃蔬果及多喝開水,心情上保持愉悅。

十二、我需不需要特別帶小孩去接受血液、尿液檢驗 ?

兒科醫學會並不建議進行血液、尿液的例行檢查。人體試驗研究顯示 DEHP 及 DINP 進入人體後,絕大部分在 24~72 小時內可由尿液或糞便排出,重要的是兒童應均衡飲食,及攝取天然未加工食品,多吃蔬果及多喝開水,有助於排泄,不用刻意長期補充保健食品。

十三、哪裡可以協助解決塑化劑的疑問 ?

1. 衛生署所屬醫院及全國各縣市衛生局均已指定醫院開設健康諮詢門診 , 協助澄清民眾之疑問並提供專業建議,詳細醫院名單請見衛生署官方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 http://www.doh.gov.tw/ )。

2. 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消費者保護專線包括 (02) 2787-8200 ( 20 線)、 0800-285-000 (上午 7 時到下午 11 時)。

相關資訊可參閱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 http://www.fda.gov.tw/ )、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 http://consumer.fda.gov.tw/ )網頁。

轉貼自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

衛生署「 5 少 5 多」的減塑撇步

五少

1. 少塑膠:

(1). 少喝 塑膠杯 裝的飲料,儘量自己攜帶不銹鋼杯或馬克杯。

(2). 少用 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 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 要避免高溫微波 ,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再加熱。

(3). 少用 保鮮膜 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裝油性食物。

(4). 少讓兒童在 塑膠巧拼地板 上吃東西、玩耍、睡覺。

(5). 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 塑膠玩具、奶嘴 。

2. 少香味 :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之清潔用品等。

3.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

4. 少吃加工食品 ,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

5. 少吃動物脂肪、油脂類、內臟。

五多

1. 多洗手 ,尤其是吃東西前,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

2. 多喝白開水 ,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

3. 多吃天然新鮮蔬果 (已知可以加速塑化劑排出)。

4. 多運動 ,例如健走、跑步,加速新陳代謝。

5. 喝母乳 ,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轉貼自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市售櫻花蝦衛生安全、輻射限量及真假調查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 下稱行政院消保會 ) 分別在臺北市、臺中市及屏東縣的傳統市場及商店抽驗市售櫻花蝦,結果發現 16 件櫻花蝦中有 1 件是假櫻花蝦, 12 件散裝櫻花蝦的標示不符合規定。行政院消保會已請行政院衛生署對於缺失商品進行複查改善。

櫻花蝦富含高鈣、磷、粗蛋白質等營養,其市場售價相較於其他種類的蝦子為昂貴。是以,有不肖業者以其他種類的蝦子冒充櫻花蝦販售給消費者。為保障消費者權益,行政院消保會特別針對市售櫻花蝦的產品標示、衛生安全、輻射限量及真偽辨識等事項,採樣 16 件櫻花蝦,請臺中市政府、臺北市政府及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協助標示查核,且分別將檢體送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測衛生安全項目、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輻射偵測中心檢測輻射限量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協助辨識真偽。

在食品標示方面,本次所抽測的 16 件檢體, 13 件為散裝食品, 3 件為包裝食品,標示檢視結果,僅 1 件散裝食品及 3 件包裝食品標示符合規定, 12 件散裝食品皆未依規定標示原產地。在衛生安全檢測方面,檢測項目有著色劑、漂白劑 ( 二氧化硫 ) 及調味劑 3 項,僅檢體編號 2 檢出紅色 6 號著色劑,該著色劑屬可使用之物質。輻射限量檢測碘 131 、銫 134 與銫 137 之總和含量, 16 件皆符合規定。至於真偽辨識,檢體編號 2 全部非櫻花蝦而係中型毛蝦 ( 俗稱蝦皮 ) ,其餘檢體為櫻花蝦。

對於 12 件散裝食品未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 17-1 規定標示以卡片、標記或標示牌等型式,採懸掛、立牌、黏貼等方法辨明其品名及原產地者,依同法第 33 條規定,處新臺幣 ( 下同 )3 萬元以上 15 萬元以下罰鍰;一年內再次違反者,並得廢止其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

檢體編號 2 經檢測結果為中型毛蝦 ( 俗稱蝦皮 ) ,非櫻花蝦,卻以櫻花蝦販售,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 11 條第 1 項第 7 款「食品或食品添加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七、攙偽或假冒。」依同法第 31 條第 1 款規定,處 6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罰鍰;一年內再次違反者,並得廢止其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

此外,行政院消保會已請行政院衛生署督導地方衛生機關對於本案完成複查追蹤處理,同時督導縣市政府加強散裝食品標示查核及宣導,維護消費者權益

資料來源:行政院消保會

市售車用機油標示不合格比率偏高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行政院消保會)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指派消保官辦理市售車用機油標示查核及檢驗,共採樣 27 件檢體送請標檢局針對水分及正戊烷不溶物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詳如附件彙整表)無明顯異常之情事, 27 件檢體均非回收機油之製成品。

標示查核之部分,其中 5 件完全符合商品標示法相關規定,另有 22 件不符合,不合格比率為 81 %。標示不合格之情形,包括有 12 件完全未有中文標示,其他 10 件則未標示「生產、製造商名稱、電話、地址」、「進口商名稱、電話、地址」、「主要成分或材料」、「製造日期」、「有效日期或有效期間」、「商品原產地」等應標示事項而不符合規定。經通知相關業者「限期改正」,業者均已改正完成。行政院消保會已請經濟部持續就市售車用機油之中文標示及應標示事項進行宣導,並加強對市售車用機油標示之專案查核。

前開 27 件市售車用機油,其中有 16 件標示原產地為外國,進口商分別為樂洋企業有限公司、華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12 家業者。行政院消保會指派消保官至進口商進行實地查核,確認原產地標示之真實性。健喻有限公司、南烈企業有限公司無法當場提供進口報單等資料,此 2 家業者以口頭當場表示,機油並非自日本原裝進口,基礎油及添加劑實際在台灣摻配。然業者在產品上標示原產地日本,實有誤導消費者之情形,而有原產地標示不實之情事。

行政院消保會已請經濟部先以函釋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明確說明如何認定市售車用機油之原產地,並加強對查核人員之教育宣導。然而,為徹底釐清商品原產地標示實務認定上之爭議,行政院消保會建請經濟部參酌「原產地證明書及加工證明書管理辦法」及「進口貨物原產地認定標準」等規定,於商品標示法增列有關商品原產地之認定標準。此外,行政院消保會亦請經濟部研議於商品標示法第 13 條增列追蹤商品原產地標示真實性之查核機制,並研議修正商品標示法第 14 條及第 15 條規定,賦予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直接對生產、製造或進口商處以罰鍰之裁量權限,以強化管制效果

資料來源:行政院消保會

網 ( 團 ) 購請睜大眼睛,消保會提醒您網 ( 團 ) 購應注意事項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路購物已逐漸成為消費者之購物形態,而參加網路團購則更夯,但近來媒體屢有報導業者以「客滿」為由而沒辦法使用、網購優惠券上的預約電話很難接通、持券者比未持券者難訂到位置等消費糾紛,為此,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下稱行政院消保會)特別提醒消費大眾注意下列事項:

一、網路下單購買商品前,請事前做到:

(一)查證業者身分:選擇信譽良好或有實體通路的網路賣家。

(二)充分暸解所欲購買的商品或服務的規格及品質等各項資訊:

例如:所購商品是否有清楚標明食品品名、內容物、重量、數量、食用方法、使用期限、工廠登記證、消費者服務專線或工

廠專線、注意事項、配送方式、產品責任險等資訊者。

(三)詳讀各項交易條款。

(四)仔細閱讀業者的隱私權政策。

(五)選擇安全付款方式【例如:貨到付款】

(六)保存各項交易資料。

(七)注意業者是否有快速、有效、公平之消費爭議處理機制。

(八)對於賣家提供的消費者服務專線或工廠專線,建議消費者去電查證,確認是否屬實。

(九)對於下列網路上的情形應特別注意,以避免受騙:

1 、交易的條件太好。 2 、在交易完成前要求你提供個人或財務的資訊。 3 、高額誘人的抽獎或贈品活動。 4 、須先寄送金錢以換取特別贈品的交易。 5 、高報酬率之投資機會。 6 、誇大功效的醫療或保健產品。

二、團購之商品為各類「預付型票券」(即通稱之禮券)時,除上述事項外,亦請注意下列事項:

(一)禮券不得有任何使用上之限制 ( 例如:使用期限、使用地點及時間 )

(二)禮券上應有有履約保證機制。(例如:某銀行之同額保證)

(三)購買任何禮券前,應先充分了解商品或提供服務之特性。

(四)應視需要購買適量之額度,切勿貪圖高折扣。

(五)消費糾紛發生時,消費者可經由申訴管道進行申訴,以確保自身的消費權益。

另外,行政院消保會針對媒體所報導:「企業經營者於相關之消費資訊並無特別說明持券訂位者有人數的限制,但消費者訂位時,方告知有人數限制等之消費權益侵害情形」,特別呼籲業者如有此等行為,除已違反消保法第 4 條與第 12 條消費資訊充分揭露與誠信原則,消費者可據以主張權利外,倘若有將不實之之消費資訊,例如:消費者訂位時實際上未客滿卻謊稱「客滿」,造成消費者錯誤判斷進而權益受損,可能構成刑法第 339 條詐欺罪(刑法第 339 條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一千元以下罰金)。

行政院消保會最後提醒您,網購收受商品後,依消保法第 19 條規定,消費者於收受商品之次日起 7 日內,可以不附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企業經營者解除買賣契約。倘消費者有任何消費爭議,或有消費相關問題要諮詢或申訴,均可撥打「 1950 」全國消費者服務專線電話轉接各縣市消費者服務中心,或直接向各縣市政府消費者保護官請求協助

資料來源:行政院消保會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