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十三經 [玉樞經]
天尊言. 爾諸天人. 欲聞至道. 至道深奧. 不在其他. 爾既欲聞無聞者. 是無聞無見. 即是真道.
聞見亦泯.惟爾而已. 爾尚非有. 何況於是. 不聞而聞. 何道可談.
天尊言. 道者以誠而入. 以默而守. 以柔而用. 用誠似愚. 用默似訥. 用柔似拙. 夫如是. 則可與忘形.
可與忘我. 可與忘忘.
入道者. 知止. 守道者. 知謹. 用道者. 知微. 能知微. 則慧光生. 能知謹. 則聖智全. 能知止.
則泰定安. 泰定安. 則聖智全. 聖智全. 則慧光生. 慧光生. 則與道為一. 是名真忘.
惟其忘而不忘. 忘無可忘. 無可忘者. 即是至道. 道在天地. 天地不知. 有情無情. 惟一無二.
天尊言. 吾於今世. 何以利生. 為諸天人. 演此妙寶. 得悟之者.俾躋仙阼. 學道之士. 信有氣數.
夫風土不同. 則稟受自異. 故謂之氣. 智愚不同. 則清濁自異. 故謂之數. 數繫乎命. 氣繫乎天.
氣數所囿. 天命居告. 不得真道. 愚可以智. 濁可以清. 惟命俾之. 愚昏昏. 濁冥冥.
亦風土稟受之移之. 天地神其機. 使人不知. 則曰自然. 使知其不知. 則亦曰自然. 自然之妙.
雖妙於知. 而所以妙. 則自乎不知. 然於道. 則未始自以愚之濁之. 諸天聞已. 四眾咸悅.
準提園木本豐舍 年青老頭 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