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園木本豐舍修行寶典 太上十三經 [ 老子西昇經 一~六章]

  • Share this:

太上十三經 [ 老子西昇經 ]

西昇章第一. 老子西昇. 開道竺乾. 號古先生. 善入無為. 不始不終. 永存綿綿. 是以昇. 就道. 經歷關.

關令尹喜見炁. 齋待遇賓. 為說道德. 列以兩篇. 告子道要. 云道自然. 行者能得. 聞者能言.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不知道者. 以言相煩. 不聞不言. 不知所由然. 譬如知音者. 識音以絃.

心知其言. 口不能傳. 道深微妙. 知者不言. 識言聲悲. 抑音內惟. 心令口言. 言者不知.

道深章第二. 老子曰. 道炁甚奧. 虛無之淵. 子雖聞說. 心不微丹. 所以然者何. 書不盡言. 著經處文.

學以相然. 子當寶之. 內念思微. 自然之道. 不與子期. 喜則稽首再拜. 敢問學之奈何.

為善章第三. 老子曰. 善為書數者. 必綏其文. 善論達其事者. 必通其言. 勉而勤之. 得道矣.

為正無處. 正自居之. 不受於邪. 邪氣自去. 所謂無為. 道自然助. 不善於祠. 鬼神避之.

不勞於神. 受命無期. 無進無退. 誰與謀之. 為是致是. 非自然哉. 喜則稽道. 今聞命矣.

慎行章第四. 老子曰. 慎而行之. 寶而懷之. 吾將遠逝. 不期自會. 尹喜受言戒深. 則於關稱疾.

棄位獨處. 空閑之室. 恬淡思道. 臻志守一. 極虛本無. 剖析乙密. 覵縷妙言. 內意不出.

誦文萬遍. 精誠思徹. 行真臻身. 能通其玄.

道象章第五. 老子曰. 道象無形端. 恍惚亡若存. 譬如種木未生. 不見枝葉根. 會合地水火風.

四時氣往緣. 炁為生者地. 聚合凝稍堅. 味異形不等. 甘苦辛鹹酸. 炁行有多少. 強弱果不均.

同生異各色. 各自生意因. 從是異性行. 而有受刑身. 含養陰陽道. 隨倚以為親. 生道非一類.

一切人非一. 本出於虛無. 感激生精神. 譬如起音者. 掇絃手動傳. 宮商角徵羽. 口氣呼吸元.

身口意為本. 道出上首元. 本靜在虛靜. 故曰道自然. 五音所動搖. 遂與樂色連. 散陽以為明.

佈炁成六根. 從是有生死. 道遂散布分. 去本已就末. 散樸以澆淳. 道變示非常. 欲使歸其真.

道生章第六. 老子曰. 告子生道本. 示子之自然. 至於萬物生. 情形相結連. 如壞復成. 如滅復生.

以成五行. 陰與陽并. 輾轉變化. 遂為物精. 吾思是道. 本出窈冥. 愚不別知. 自謂適生.

子無道眼. 安知生靈. 天地人物. 虛無囊盈. 一從無生. 同出異名. 是亦本非. 在所用正.

所字非字. 乃知其識. 當與明義. 忽與愚爭. 子取正教. 勿信邪聽. 何以知邪. 子為物傾.

何以知愚. 不察言情. 為道問道. 為經問經. 問不本末. 知愚冥冥. 但知求福. 不知罪嬰.

但知養身. 不知戮形. 嬰兒之姿. 貴養厚敦. 忽無就形. 知非常生. 無履太白. 可令永存.

有何妙意. 乃欲相傾. 父子恩深. 不足相聽. 勿復噭嘅. 遠近笑人. 掩惡揚善. 君子所宗.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