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德經 [ 三十八~四十六章 ]
第三十八上德章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
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以為天下真。 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萬 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真,貴高將恐蹙。 故貴以賤為本,
高以下為基。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也?非乎?故致數車無車。 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 大音聲希; 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
善貸且成。
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
吾將以為教父。
天下希及之 .
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準提園木本豐舍 年青老頭 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