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喪期已滿及 合爐 後 )----節 日 1、 平日只要早晚一柱香 2、 初一、十五 可 準備貢品拜拜 ( 水果、餅乾皆可 ) 祭拜祖先以誠心為最高原則,從年頭到年尾祭祖的節日如下:
年節 : 春節、 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 、中秋節 、重陽節 、
冬至、 除夕( 圍爐)。
祭祖食品
(初一至初五)年糕、發粿、紅包、年柑、置放桌上是為壓年 。
正月初一春節又稱(賀新正)、準備新仁、新棗、金棗、甜粿、糖果、糕餅、花生、桂圓等....吉祥供品。
三牲(須切開料理過)飯、菜、湯、雞鴨魚肉、粿粽、蔴糬、酒、汽水果汁、糕ㄚ(鹹糕、彎糕、綠豆糕等...)
另備供品三牲酒禮汽水、糖果、餅乾、罐頭、麻油雞酒、臉盆、毛巾梳子、鏡子 、水果等....拜門口好兄弟。
注意事項 農曆 台灣拜拜節慶之特色是「都訂在 農曆單數日」, 但 清明節 則固定是每年 國 曆的四月五日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氣是依據地球繞太陽軌道位置而定的,每繞15度是一個節氣,所以 清明使用陽曆日期 。
※現今台灣社會生活富足、人口簡單、很多家庭把祭拜祖先用的(雞鴨豬魚肉等...)、都換做 拜神明的三牲禮剁開來拜祖先 、多煮兩樣菜取代。不然一個節慶兩付牲禮也挺吃不消的、 或神明可用水果拜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