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理財》暢遊海外 怎麼付錢最省錢?

  • Share this:

農曆春節的九天假期,已經想好如何安排長假了嗎?不少民眾會選擇到海外 旅遊 。在比較旅費高低、品質好壞時,也該好好瞭解海外消費過程,各種付款工具的優缺點。

在海外旅遊時,最常使用的付款工具,以外幣現鈔、 旅行 支票與信用卡最為普遍,但哪一種方式最划算?

其實出國消費要如何付款,主要要看兩項因素,一是「前往地區」;二是「新台幣 匯率 的強弱」。其中,信用卡是屬於先消費、後付款的支付工具;旅行支票或外幣現鈔是先付款、後消費的支付工具。

若是民眾前往旅遊的國家,新台幣對當地貨幣未來可能持續升值,那麼使用「先消費,後付款」的信用卡,就可以讓出國旅行的消費金額,因為新台幣持續升值,回國後可以用較少的新台幣支付。反之,如果旅遊當地的貨幣是對新台幣持續升值,使用「外幣現鈔」和「旅行支票」,就可以讓自己的出國旅遊費用,不至於因為新台幣的持續貶值,擴大了支出的金額。

以民眾最熟悉的信用卡來說,雖然在國內消費完全不需要支付手續費,但在海外刷卡時,每一筆簽單需要多付1.5%至2.5%的手續費。因此,當民眾在海外購買當地商品,若忽略信用卡刷卡的手續費,不但「沒有賺到價差」,恐怕還需支付一筆不小的手續費。如果民眾是在換匯商店「刷卡換現金」,手續費更能高達5%,因此出國前多準備外幣現鈔,才能節省換匯成本。

在瞭解海外刷卡的手續費外,哪一張發卡組織的信用卡的手續費最少?銀行主管說,目前的信用卡發卡組織以Visa、萬事達卡Master與JCB最為國人使用,三家發卡組織的海外刷卡手續費都在1%左右。

要特別提醒民眾的是,由於這筆手續費是直接「灌」在換匯程序,在刷卡帳單及消費明細上都看不到手續費的費率,只能事先向發卡銀行查詢,選擇最優惠的信用卡作為主要消費。

若民眾在海外旅遊時,外幣現鈔 花 完了,除了向導遊兌換外,若想以信用卡刷卡換現金,通常會被商家索取高額的手續費,因此民眾還是直接刷卡消費,或在自動櫃員機(ATM)一次提領所需的現鈔,會比較划算。

【2007/02/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