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海外 壽險業獲利增

  • Share this:

中華信評昨(12)日發表報告指出,截至2006年8月底止,壽險業的總投資資產中,海外資產所占的比重已由2001年時的12.5%提高至約33%,但大部分台灣一線的壽險業海外投資配置策略屬保守,較大比重是投資公司債及資產證券化商品。

中華信評指出,法令規定壽險業者的海外有價證券投資上限由20%提高為35%後,壽險業者提高海外資產投資比重的效益已經顯現,在風險控管允當下,大部分壽險業因海外投資比重增加而提升獲利。

中華信評指出,在壽險業海外的固定收益證券中,大約一半以上的存續期間超過十年,這種結構較能符合動輒超過20年的保單負債期間。

但台灣與這類海外固定收益證券同品質或長天期的債券供給卻相當有限。

再者,海外固定收益證券的殖利率水準平均來說較高,2005年至2006年期間,扣除避險成本後的10年期海外債券平均殖利率約在4.5%至5.5%間,國內的10年期債券平均殖利率在同一期間則約在2.0%至2.5%間,也有助於身處低利率環境的台灣壽險業者,提高投資績效。

大部分台灣一線的壽險業海外投資配置策略屬保守,中華信評估計,台灣壽險業者2006年6月底時的海外投資組合中,公司債與資產證券化商品占46%、房貸擔保證券占45%、政府公債占2%、其它占2%,股票投資維持在5%以下。

台灣壽險業者最初開始投資海外有價證券時,大多透過傳統的換匯換利合約與遠期外匯合約進行全額避險。

不過,隨台灣與美國間的利差與殖利率差距不斷擴大,避險成本隨之增加,去年上半年已超過3個百分點,壽險業者開始降低避險比率,或運用風險較高但較便宜的其它可行的替代方式來避險,例如:一籃子避險(即運用一籃不同的貨幣)、替代避險(如藉由日圓與/或韓元等,與新台幣兌美元走勢大致相當的貨幣)、以及衍生性商品等。

【2007/02/13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