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6日,日本太地町漁民駕船屠殺海豚,這里的海水被染成鮮紅色。
日本和歌山縣的太地町是一個寧靜、美麗的海邊村莊。然而,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這里的海水會日複一日地被海豚的血染紅。2009年,美國環保人士理查德‧奧巴里和導演路易‧賽霍尤斯拍攝了紀錄片《海豚灣》,向世界揭露了這里發生的殘酷屠殺。然而,新的捕殺季開始了,太地町的海豚屠殺還在繼續。
太地町距東京大約有6小時車程,只有一條蜿蜒的海濱公路通向這里。多年來,人們很少留意到這個偏僻的村莊,更不知道每年游經此處的海豚都會遭遇屠戮。
一只海豚可賣10萬美元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當大群海豚游經太地町海域時,當地漁民就會分乘幾艘快艇,將一群群海豚包圍。他們將金屬棍探入海中,敲打這些海豚,以驚嚇它們,並影響它們的聲納系統。隨後,這些驚慌的海豚被驅趕到一個狹窄的小海灣。長得最漂亮的海豚被海豚訓練員挑選走,這些聰明、可愛的動物將被出售到世界各地的水族館、馬戲團,每只售價高達10萬美元。剩下的大部分海豚會被漁民們殺死,並將處理後的海豚肉出售、儲存。在海豚流經的海灣,水都會被染成鮮紅色。
10年前,奧巴里發現了海豚在太地町遭遇屠殺的秘密,此後他一直奔走呼籲終止太地町漁民對海豚的“種族屠殺”。奧巴里說:“這里風景如畫,當地人也友好熱情,但是對海豚的秘密屠殺卻每年都在發生。”
奧巴里年輕時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豚訓練員之一,上世紀70年代開始投身反對馴養海豚的運動,此後近40年一直致力于宣傳保護動物和環境。得到500萬美元贊助後,奧巴里和導演路易‧賽霍尤斯一起前往太地町,拍攝了反映太地町海豚遭屠殺以及揭示海豚捕殺、銷售產業鏈的紀錄片《海豚灣》。
漁民開始防範外國人
《海豚灣》2009年問世後,世界各地對于太地町屠殺海豚的聲討紛至沓來。太地町的居民現在認為,外國人,尤其是帶著相機、攝像機的外國人,就意味著麻煩。每到海豚捕殺季,他們就在可以看到屠宰海灣附近的幾個制高點圍上油布,以防止有人偷窺或偷拍。
2009年,太地町的漁民沒有像往年一樣捕殺海豚。然而,就在人們以為太地町漁民會放過海豚時,2009年10月9日,太地町的漁民再度拿起了魚叉,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捕殺。這天早上,大約100只寬吻海豚和50只巨頭鯨被驅趕到太地町的海灣中。當地官員稱,在太地町及其附近地區,食用海豚肉和鯨肉是沿襲數百年的傳統。太地町的餐館、商店都出售用海豚肉和鯨肉制成的生魚片。
屠殺海豚爭奪漁業資源
每年在太地町都會有 2000多只海豚被捕殺。而據環保組織估計,在日本海域,每年總計有多達3萬頭海豚被捕殺。日本媒體很少報道有關捕鯨和反捕鯨的新聞,因此很多日本人對此並不了解。
太地町居民也無法理解外界對捕殺海豚的指責。太地町負責人也發表聲明,強調捕殺海豚是一種合法的傳統。但是奧巴里認為,這些海豚是“屬于全世界的”,“傳統”並不能拿來當做捕鯨和捕殺海豚的借口。奧巴里還強調說,太地町漁民捕撈過度,導致漁業資源萎縮,而海豚的存在將與漁民爭奪魚群,這才是他們對海豚下毒手的真正原因。
而媒體分析指出,日本政府在捕殺鯨類、海豚問題上的強硬態度,其背後存在著民族主義因素。日本漁業廳前副廳長中前明曾經說:“如果我們在捕鯨問題上退讓,那下一次將會發生什麼呢?下一次就會輪到日本飲食中的主要材料金槍魚了。” (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