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痛 中藥緩解效果好

  • Share this:

治胃痛 中藥緩解效果好 《2008/01/22 17:27》 →緩解胃痛的穴位按摩法三,以中脘穴為中心順時鐘按摩。(資料照片) 記者黃文記/南市報導 現代人生活上有多重壓力,難免有胃痛的毛病,甚至連小學生都免不了遭胃病的侵襲。中醫師林峻安表示,多數人有毛病就想到要吃西藥,其實,這是因為對中藥的醫療常識嚴重不足使然。他表示,有一些胃痛可能就是吃太多抗生素及止痛消炎藥造成的,其實,中藥對於治療胃痛的效果不錯,但患者最好找中醫師開藥方,不要自行買成藥。 林峻安中醫師表示,國人有什麼病就想吃西藥,誤以為西藥效果快,其實,西藥在緩解止痛的效果較好,中藥則吃愈久愈不會發病。而國人喜歡聽、看廣告,自行買中藥吃,所以常吃不好,誤認為中藥效果不好;其實,要吃中藥最好找中醫師開藥方。 林峻安中醫師表示,胃痛一般分為四種,一種是貪涼、受寒型胃痛,這類患者不堪餓肚子,喜歡按摩腹部,常想睡覺。這類患者忌飲冷,一般可用安中散、理中湯加減。另一種是胃酸過多型胃痛,這類患者較易口渴、口臭,且有胃灼熱感,嚴重時會引起「火燒心」胸口灼痛。這類患者忌食辛辣重味,可用清胃散、白虎湯加減。 另有一種壓力過大型胃痛,這類患者較易憂慮、生氣、胃脹痛。這類患者最好不要情緒波動過大,應避免受刺激,可用四逆散、加味逍遙散加減。還有一種暴飲暴食型胃痛,這類患者易打膈、噯氣、易有飽足感、不想吃飯。這類患者的三餐要正常,忌暴飲暴食,可用保和丸、香砂平胃散加減。 林峻安中醫師指出,還有一種胃痛是吃太多西藥造成的,有這類症狀的兒童患者經中醫處理後,常能獲得改善;大人的胃痛一般都拖延較久,一直靠西藥控制的患者,其胃黏膜已漸失去免疫力,如果科學中醫效果不夠好,可請中醫師開藥帖。 遠絡療法 3分鐘內止痛 《2008/01/31 18:04》 記者黃文記/南市報導 心臟科門診中常見身體疼痛所造成的血壓升高,服用非類固醇類的止痛藥也會使血壓上升,並非明智選擇。心臟專科醫師林世崇與內科專科醫師吳順隆合作,以「遠絡柯氏醫學治療」,對消除病患身體疼痛與降血壓都有明顯的進展。 林世崇醫師表示,遠絡柯氏醫學治療,簡稱遠絡療法,原名是「遠道相應穴位經絡療法」。這是由柯尚志醫師用三十五年的實際臨床治療及研究,改進、修正中、西醫缺點,根據「調整生命體流的方法與理論」,以消除難治性疼痛、手腳發麻、筋肌沈重感等各種症狀為目的,他最近和吳順隆醫師合作,使用該法治療病患,明顯地緩解病人的疼痛,使其血壓保持穩定。 遠絡療法對關節、肌肉痠麻的病患,可在不用服藥、不用針劑、不觸及疼痛處、以非侵襲性的方式,只需在手、腳的特殊位置作按點刺激,即可有明顯、立即的效果。如常見的五十肩、投手肩、腳底筋膜炎、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媽媽手、下背痛等皆可達立即及充分的療效。該療法可幫助病患解除長久的困擾,且可在醫師治療、指導後在家自行處理。這種新醫療法方便、安全又無副作用。 林世崇醫師表示,遠絡療法的方式很簡單,按壓疼痛處一段距離的幾處「按點」或「穴點」,約在三分鐘之內可消除百分之七十的疼痛。根據遠絡療法的學理,身體部位共有數百處按點,與疼痛均有密切關聯。吳順隆醫師研究這項疼痛療法已有數年之久,對於五十肩的疼痛、電腦手的痠痛、下背痛,皆有立竿見影之效,也不需要靠藥物來止痛,避免腸胃及肝腎傷害。遠絡療法已經在海內外施行六年之久,許多研究者已經在各醫學會發表相關論文,頗受醫界肯定。 林世崇醫師強調,消除疼痛的治療一直是病人與治療者之間很頭痛的問題,遠絡療法不需藥物即可達到止痛效果,而且使血壓不致隨意飆高,而保持在理想範圍之內,對於有疼痛困擾的高血壓患者更是福音。 生薑羊肉湯 改善虛冷的體質 《2008/01/06 19:21》 /王鼎源 薑,新鮮的稱為生薑,初夏上市的是嫩薑,入秋以後則多為母薑,即所謂的老薑。生薑經過乾燥程序後為乾薑,或將薑炮黑為炮薑,亦稱為黑薑。乾薑黑薑多為入藥用。 薑含有辛辣的揮發油,油中除了芳香氣味之外,主要成分為薑醇、薑烯、水芹炘、檸檬醛、芳樟醇、薑酚等,薑還含有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可以軟化肉質,使其用方更多樣化,是必備的調味佐料,如滷肉、燉雞鴨牛羊、醃烤肉、絞肉丸等,都可藉助生薑的軟化作用來縮短烹飪時間,並使肉質鬆軟變得更可口又易消化。此外,生薑又能抗菌、殺菌,除去魚、肉上的細菌,預防食物中毒,同時能消除肉類、水產類的肉羶味與腥味。 薑的藥理作用相當廣泛,對消化系統的作用,它能增加胃液分泌,幫助消化、促進食慾,對消化道有輕度的刺激作用,而且能增加腸子的張力、節律和蠕動,改善排泄,並能驅風,排除脹氣。 生薑對循環及呼吸系統有興奮作用,可以袪寒暖身,改善手腳冰冷,再配合能發汗、散發體熱、調節體溫的作用,是感冒初起剋星。 除了內服亦可外敷,生薑搗汁外敷在未破皮的傷處,可促進血行,顧護筋膜韌帶,而引出傷痛;還可用來治療神經痛、扭傷、內傷痼疾。 生薑羊肉湯:生薑一兩、羊肉一斤、當歸二錢。羊肉洗淨切塊,滾水加酒燙去羊羶味,撈起;薑洗淨拍裂,與羊肉一道下鍋加 10碗水燉約一小時,待羊肉將熟爛時,再下當歸續煮 10分鐘即熄火,再燜 15分鐘即可食用。 生薑羊肉湯是坐月子很好的補品,產後虛弱、子宮收縮不全而腹痛,都適合以此湯來補血、止痛、增強造血機能,並調節營養。如覺得虛冷、胃寒、子宮收縮即痛,可增加薑的用量。血液循環虛弱,有貧血傾向,經常有力不從心,很怕待在冷氣間,冬天手足常冰冷麻痺者,都很適合食用,可漸次改善虛冷的體質。 食薑要應合體質狀況,體質火熱、痘疹不斷、瘡瘍不癒、經常口臭口破、痔瘡便血等不宜多食。孕婦不宜食用黑薑,恐至異常生血或胎動。 巧克力與牛奶合食 反減少類黃醇素攝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巧克力是大部份人既愛又怕受傷害的食品,最近也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黑巧克力含有類黃酮素,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營養師提醒,巧克力不宜與牛奶併食,以免降低類黃酮素在腸道的吸收。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張惠萍表示,巧克力的原料為可可豆,可可豆經壓榨、去除部份可可脂,磨碎就成為可可粉。不同配方的可可粉、可可脂、糖及脂肪可調製出各種不同風味的巧克力。 根據研究,巧克力具有降血壓、抗發炎、抗血小板凝集、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的膽固醇),並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的氧化作用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Herman等學者給予健康的抽菸者 40公克黑巧克力(可可含量 74%),發現攝取後 2小時內即可快速改善血管內皮和血小板功能,並持續 8小時。 張惠萍表示,這是因為生的可可豆中含高量的類黃酮素,類黃酮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每公克重量計算類黃酮素含量,黑巧克力比紅酒、茶及莓類水果高出 4-10倍之多,所以,只要少量的黑巧克力即可增加抗氧化劑的攝取量,並對心血管的健康有良好的效益。 2007年德國的 Taubert醫師的研究顯示,每天攝取 1小塊的黑巧克力( 6.3公克,可可含量 50%) 8週以後,可使患有前期高血壓的老年人,其平均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並可以讓血管擴張,使得高血壓的發生率下降 18%。 不過,市面上常見的白巧克力是以可可脂、糖、香料及少量可可粉製造,類黃酮素的含量極低,不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之功能。某些巧克力產品特別強調其中牛奶的含量較高,但研究也指出,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類黃酮素形成鍵結,除了降低類黃酮素在腸道的吸收外,亦影響其在血液中抗氧化的活性,所以,建議牛奶與巧克力分開食用,則可各取其營養上的好處。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