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蘑菇 《2007/11/14 22:26》 /平淡 別名:阿加里斯茸,落葉松茸,姬松茸,神仙茸。 產地與形狀:巴西蘑菇原產於巴西聖保羅洲山區,當地人民採取作為食用,台灣於 80年代才引進栽種,其中以南投縣埔里鎮、漁池鄉等地人工栽培。 營養成分及藥理分析:巴西蘑菇會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膳食纖維及多醣類等營養素,其中食物纖維構成脂質之亞麻油酸等不飽和脂肪。藥理分析: a.β 1( 1~ 3) -D-葡聚醣,β 1( 1~ 3) -D葡聚醣複合體,酸性雜聚糖,雜聚醣蛋白質複合體;木聚醣糖蛋白質(凝聚素藥效:抗腫痛及寄主的巨噬細胞,補體等免疫細胞,細網內皮細機能的活化性,干擾素與細胞激素之誘導促進。使免疫機能強化而獲延年益壽效果)。 b.類固醇類誘導體抗癌作用(基於細胞毒性的癌細胞增值抑制作用) (3)膳食纖維:預防致癌及致癌物質排泄如減少大腸癌。 (4)多醣體(β─葡聚糖)多醣,蛋白質複合體具有降血糖作用防糖尿病。 (5)食用纖維構脂質的亞麻油酸可降血壓,降膽固醇,動脈硬化改善,具有防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發生。 (6)麥角固醇含有維他命 D2作用,具預防骨質疏鬆症。 巴西蘑菇食用方法: 1.菇蕈類營養好吃,巴西蘑菇含有些醣,可煮、燙、熱炒、紅燒等風味鮮美並可多種類理如煮巴西蘑菇(乾)雞肉,巴西蘑菇雜菜湯,巴西蘑菇下水湯,巴西蘑菇炒瘦肉絲等等。 2.巴西蘑菇生長不易,倍加用心栽培管理才能收成。目前在高科技研發巴西蘑菇(姬松茸菌絲體)製成膠囊,配開水食用,是現代最佳營養養生補給品。 《2007/11/08 17:41》 戒菸需要恆心與毅力,但如果能調整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調整自己的身體成鹼性體質,則有助戒菸。(資料照片) 記者黃文記/南市報導 戒菸需要恆心與毅力,但如果能調整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調整自己的身體成鹼性體質,則有助戒菸。新樓醫院營養師劉明宜表示,吸菸有百害而無一利,戒菸可能會讓體重稍微增加,但吸菸給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遠比體重增加的危害大得多。 劉明宜營養師表示,每支香菸經過燃燒可產生上千餘種化合物,其中部分散布於空氣中,部分被吸入肺部組織內,包括有數十種刺激物質及四十種以上的致癌物,其中主要有害物有尼古丁、一氧化碳及焦油三類。儘管戒菸並不是很容易,但戒菸即是意味著健康將從此得以改善。 劉明宜營養師表示,咖啡因是一種具有中樞神經興奮作用的成癮物質,使用後會增加吸菸慾望,戒菸時要避免喝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喝酒時容易想到菸,主要是因為酒精本身會麻痺人的神經,而誘發我們想抽菸的渴望,戒菸時也要避免喝酒。 另外,鹼性的體質較不會有抽菸的慾望,酸性的體質較會誘惑想抽菸的慾望;戒菸者應該多吃蔬果,少吃肉類。食物的酸鹼性判定不是以吃入口中的味覺而定,而是以它代謝的產物來決定。一般食物若代謝後會產生磷酸或硫酸,我們稱之為酸性食物,例如肉、魚、核果等;鹼性食物則是指代謝後會產生鈣、磷、鈉、鉀等電解質,食物中如蔬菜、水果、奶類均屬此類。 營養師強調,多補充維生素 C、維生素B群、鈣質及鎂等,也可幫助戒菸,還可以紓解壓力,減輕戒菸時的焦慮及幫助睡眠。而飲食盡量清淡,減少刺激性的調味品,三餐不要吃太飽,多喝水,都有助於戒菸。 戒菸者較常碰到營養問題就是體重增加的困擾,造成體重上升的原因包括,戒菸後新陳代謝速度較戒菸前慢了,消耗熱量減少了。人們在吸菸時,神經系統會很快對此作出反應。吸一支香菸就可以引起心律加快,使新陳代謝速度增加,這種現象一般可持續三十分鐘左右。 另外就是味覺、嗅覺改善,更感食物美味,食慾增加;而吸菸的口慾會以其他食物替代 (如零食、口香糖 ),增加了熱量的攝取。 戒菸者要想防止體重增加,就應適當減少飲食或增加運動量,戒菸者切勿擔心體重增加而降低戒菸的決心。 肺氣腫防治五法 《2007/10/24 21:38》 /王中 肺氣腫是由於肺泡及其臨近的組織出現恒久的擴大,其中殘存的氣量增加,交換氣體的能力降低而出現缺氧症狀。輕者稍活動自覺氣短,重者在平靜時也會感到呼吸困難,嚴重缺氧時嘴唇和指甲出現紺紫。這是老年人易患的一種疾病。 防止肺氣腫的辦法有五,茲介紹於次,供患者參檡。 1.不吸 ?。戒 ?三年以上,肺功能可能有顯著進,步氣道阻塞也會有明顯好轉。早期戒 ?對預防肺氣腫和改善肺功能作用更大。 2.預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保持支氣管氣道通暢。肺氣腫患者多伴有支氣管炎症和支氣管痙攣,導致通氣不暢,呼吸費力。感冒會加重病情。若感染出現炎症時,應積極消炎、排痰,在醫生指導下用支氣管擴張劑。 3.呼吸鍛煉。應訓練縮唇呼吸。具體做法,患者上身前傾二十到四十度,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呼氣時採口唇縮成圓筒狀,慢慢呼氣,開始時每次十到十五分鐘,以後可適當延長時間。這種呼吸式可加強膈肌運動。膈肌運動在通氣功能中佔重要地位,橫膈下降一厘米可吸入三百亳升空氣,如善於利用腹肌幫助膈肌活動,可以增強肺泡通氣量,經四至八周鍛煉,可使膈肌活動度增加三厘米,氣量增加一百六十到三百亳升,每分鐘呼吸次數則可減少四到五次。 4.運動鍛煉。老年患者選擇步行,登台階或太極拳等力能所及的運動,並持之以恒,不但可使心率、呼吸頻率和每分鐘通氣量減低,還可增進食欲,改善體質,延年益壽。 5.氧氣療法。患嚴重肺氣腫的人,最好在家中備有輸氧設備,持續低流量吸氧,不但能減輕症狀,還能推遲或防止肺心病的發生。 以上各法實施起來並不困難,關鍵在於長期堅持,才會有明顯的效果。 經濟艙症候群 好發肺血栓 《2007/11/29 17:41》 記者黃文記/南市報導 經濟艙症候群和時差症候群是出國長途旅行者常見的健康問題,成大醫院家醫部主治醫師施綺珍表示,經濟艙症候群主要是坐飛機長途飛行時長時間坐著不動,造成深靜脈栓塞與肺血栓;時差症候群則是因橫越三個或以上的時區所引起日夜節奏脫序的現象。兩者都有預防之道。 施綺珍醫師表示,經濟艙症候群常於長途飛行的四十八小時內發生,因為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姿勢,過去有血栓病史的人、凝血功能異常的人、下肢血管內壁曾經受傷的人、孕婦或剛生產後、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的人、最近有接受足部手術或足部骨折的人,以及有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動脈硬化者,甚至吸菸者,都是高危險群。 其中,肺血栓是造成飛行中或飛行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約占百分之十八,常在下機後數小時或數天才開始出現,因此往往不會被聯想與搭機有關。 預防經濟艙症候群,可以在飛行時定時走動、常做小腿肌肉收縮動作、穿著彈性襪,並讓體內保持充足的水分。 至於時差症候群的症狀有失眠、日間倦怠、頭痛、焦躁、注意力不集中、食慾不振、胃腸不適等。八成從事東西向跨經度飛行的旅客都會有時差,經過九小時時差改變的旅客,至少需要花上五天的時間去調整時差;三十五歲以後,調整時差的能力就會開始變差。 施綺珍醫師表示,調整時差可預先調整睡眠時間,往東飛的航程,時間會變短,三天前開始調整,每天提早一小時上床睡覺;往西飛的航程,時間變多,三天前開始調整,每天晚一小時上床睡覺。 到達後要調整睡眠,保持日間活動,抑制住睡意,晚上才上床睡覺;如果晚上沒有睡意,可以吃一顆短效的安眠藥幫助入眠。飲食也要調整,早餐食用魚、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晚餐食用麵包、甜點等富含澱粉質的食物。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鹼性體質 有助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