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醫點靈 > 病從淺中醫
■ 王鼎源 2015-04-14
病從淺中醫就是治病於萌芽初發階段。何以病必須淺中醫?
理由有二:
一是一般疾病,大抵都是經由淺入深。疾病初起,總是較容易治療。例如腫瘤癌症,若發現及時,在萌芽階段即取適當藥物或手術治療,便會根除後患,良性瘤忌繼續腫大,惡性瘤則忌癌細胞擴散,若置之不理或諱疾忌醫,必後患無窮。
二是疾病猶在淺表時,病邪尚未傷身,此階段患者正氣猶足,仍有一定的免疫力,在此階段藥亦因體質尚強而易生效。
要病淺中醫,須病患時有警惕之心。一般初得毛病,病雖在淺表,但總是有一些異乎尋常的症狀出現。
例如中風,病前一段時間常會出現陣陣頭暈眼花、手指麻木、皮膚常有蟲爬感等。又如常侵犯五十歲左右的人的漏肩風(肩關節周圍炎),疾病出現前,患者肩胛、上臂關節常出現微痛及活動有受限等異常的症狀。
許多人就是對這些異於常態的症狀缺乏警覺,致使疾病逐漸加重。不過,病前這種異常感覺,常是從微漸進,使人在感覺上很容易產生適應。
人對疾病的警覺高低,又常與他們保健常識多寡成正比。多知道一些保健常識,對養生有極大好處。
病從淺中醫,尤須認清平時自身弱點所在,不管這些弱點是先天還是後天造成。
一些人其弱於神志,或弱於血脈,或弱於汗液,或弱於小腸;一些人其弱於肝,或弱於疏泄,或弱於血,或弱於筋目,或弱於膽;一些人其弱於脾,或弱於胃,或弱於四肢、肌肉;一些人弱在肺,或弱於肺氣,或弱於肌膚與鼻,或弱於大腸,知道自己的弱點所在,才知道日常生活中如何去防微杜漸,加以調理。
一般來說,疾病尚在淺表,不一定需要藥物治療的。有些疾病只要平時注意飲食作息就行。如弱於胃者,平時要飲食定時,進食時慢嚼細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