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沒修14

  • Share this:

前排中大姑媽、右家父、右一繼母、後排右大表哥,中作者。

其實爸爸是很孝順的人,爸爸也很愛護咱們大家庭的每一份子,永琴堂哥的記憶裡,爸爸出外賺錢,過年回家的除夕晚,爸爸都給每人發過壓歲錢。一連好幾年都是如此。但是,爸爸卻也曾為護著繼母的事,敢公然忤逆袓母親,袓母親傷心時,只敢在自己的屋間內,隔著廳堂,大聲叫罵父親的不是,(隔著正廳的左右間房,是袓母及父母親的房間)火爆性子的爸爸,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氣,也隔著廳堂回應。隔天,爸爸總會向袓母親陪不是,而天下的母親,總會原諒自己的子女。爸爸每次出遠門回家,都會特地帶回,袓母親愛吃的水果,或是特地在市場,買些新鮮的魚肉孝敬袓母親。繼母將這貢品,親自料理,並不假手於人,但美中不足的事,繼母常將要給袓母吃的菜餚,留些備份,給自己的子女吃,引起妯娌的側目。讓爸爸的孝心打了折扣。

小妹妹素禪,是在爸媽,從新店回家鄉的那年出生的。重男輕女的袓母,沒有特別殺雞,給產婦進補,只買些豬肉及蛋酒而已。繼母做完月子後,袓母親安排她,隨著嬸嬸、堂嫂等婦人輪流煮飯。那天清晨,繼母並未如期主廚,眼看著當天早餐沒得吃,沒人煮的窘局。家長們要求下一順位,永和嫂暫且代煮,堂嫂嫂悍然拒絕。並且說這樣並不符合公平正義。那天最後由,一向任勞任怨,不與人計較的,善良永木堂嫂自動下廚。這樣暫時化解了宭境,過了幾天,繼母還是不願掌廚,且推說自己身體不好,不能適任操勞的工作。不管嬸嬸及堂嫂的不斷抗議。袓母親也奈何不了她。從此,繼母與永和堂嫂交惡。 有一天,繼母向袓母親告狀說:永和嫂惡口罵方頭,說方頭是「死爺死娘沒人管教的野孩子」。袓母聽了自然十分生氣,但是袓母親卻先問過我,有無這一回事,我據實回答:根本沒這回事、顯然這是繼母捏造的是非,袓母親意有所指的說:「那個壞東西」。

婆媳之間的緊張,也造成爸爸莫大的壓力,那年冬季的一個黃昏,爸爸突然大聲狂暴地,對我倆兄弟叫罵,罵我們沒長眼睛似的,也不會到田地幫母親種菜。我們像是被趕牲畜似的,各自拿起鋤頭,急匆匆的挑起牛欄裡的牛糞,到屋側田園,眼見繼母手拿著蘿蔔種子,面無表情一語不發的立於田中,等待我們兄弟做成菜畦,好下種種子。繼母那種冰冷的臉色,我們看在心裡也不舒服的。其實爸爸也不用像趕下人似的驅趕,我們真是那麼頑劣嗎?和顏悅色好壞也是一句話,為何要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留下壞的記憶?記得在小學五年一個冬季的雨日,我放學回家,身上未帶雨具,早已全身濕透,當我走到了隘口,田姓村莊前,忽然看見熟悉的身影,對向走過來,細看之下原來是我平日叫媽媽的人,我喜出望外的,想她怎麼會走到這兒,正想親切叫她聲媽媽!

冷不防的,接近我的娘,迅速地從懷裡拋出一把傘,擲到我身上並冷冷地說:「是你阿婆叫我拿給你的」當時心裡剛剛升起的親情喜悅,頓時降至冰點。袓母親愛護我的心,適得其反。後母沒有那份愛心,強人所難,又有何用,是愛之、足以害之。當時我深刻感到心底裡的悲哀。我寧願一身濕漉漉的回家,再也不願有冷酷無情的打擊。 那次後母被迫,不情願送傘的事。是我讀小學時僅有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這件事情過後,雖沒人知道,但也不能怪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人也常有身不由己的時候。而當時後母也有自己的子女須照顧,任意被婆婆驅使,心理受到最大的傷害,要算作後母的本身哩!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