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沒修04

  • Share this:

我小學畢業後的次年,順隨父母到竹東橫山鄉,田寮坑矺子,三王公東廟內,唸了一學期漢文,但對我來講,並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學術幫助。因為在那半年多的日子裡,後娘交付我的任務,就是成天必須要負責帶小弟弟。老四么弟,那時候也將滿一周歲。這小弟弟從一出生,跟我照面,我打從心理就十分喜歡他。小臉龐紅冬冬的,稚氣又帥氣。只是小弟出生的時候,大弟,正在新竹省立醫院,接受腦膜炎住院治療。母親忙不過來,只好將小弟託付給,新竹市的奶媽照料。

奶媽家人口簡單。她夫婦倆及一在學唸高中的獨子。奶媽當時年紀大概有四十多歲了,高瘦的個兒,身材看來十分柔弱的樣子,但是她卻有專職帶小嬰孩的能力,據說奶媽家最多小孩時,一次帶養有六,七位之多,窄巷弄裡的鄰居,也不曾被小孩的哭鬧聲吵雜過。而被奶媽帶養過的孩子各個肥頭大耳,頭好壯壯。而每隔假日,當小弟被帶回鄉下時,我們都爭先恐後的要抱抱他,一親他可愛的模樣。如今借讀書之名,行帶小弟之實。我亦無怨悔。其實跟父母親一起生活,一切都被安排之中,也由不得你。

到了矺子廟,我被安排,住宿在廟內廂房,晚上和廟祝,黃松伯伯,及另位苖栗遠道來求學的學長,林明發兄三人擠在,廂房大通舖裡。爸爸教夜課時,偶爾會睡在我身旁打鼾。爸爸媽媽和弟弟妹妹,則在廟上方,三百公尺處詹家,另租一間屋住。平日媽媽只負責她自已子女的,生活膳食起居。我自己的生活完全獨立在外,膳食洗衣完全自理。我和遠道來的學長,同樣作息,清晨六點多,我們便起床來,升小爐炭火作早炊。八點上課前,我必須要到娘的住處,把小弟背到我讀書的廟堂中。

開始我一天的生活。我幾乎每天用背帶,背負弟弟,咱倆兄弟,可說是天天形影不離。弟弟小時候,是吃牛奶長大的,身體胖嘟嘟的又很結實。成天在我背上,一背就是三四個小時,或是六七個小時是經常的事。有時我背負得很累,喘不過氣來,我便離開學堂廂房,走到三王公廟的正廳,偷偷的把弟弟從肩背上解脫下來。稍稍休息一下,整個人感到十分輕鬆。

弟弟平時都十分的乖巧,從來不曾無理吵鬧。只是弟弟很怕熱,又不喜歡學堂內,學子朗讀的哄哄聲,我便順著弟弟的意思,背著他在廟內走讀。開始的時候,我從簡單的漢文教材讀起,依增廣賢文,朱子治家格言,四言雜字等讀起到後學期末,幼學故事瓊林,才讀一些皮毛而已。


Tags: